2020年04月29日
第A6版:人文菏泽

《曹南文献录》重校工作启动

本报讯 (通讯员 张荣昌 酆鸿)近日,曹县县委、县政府决定由县政协组织对《曹南文献录》进行重新校订。本次《曹南文献录》重校,参与人员之多,影响范围之广,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曹县文化史上的首次。

《曹南文献录》由曹县籍清末翰林徐继孺在清宣统年间编撰,1917年(民国五年)刻本面世。该书囊括曹州府十一州县(菏泽县、曹县、定陶、巨野、郓城、单县、成武、濮州、范县、观城、朝城)籍,或在此为官、游寓的名人列传、诗文,及考建置、山水、古迹、著作、科第等附录六大类,汇集了周代至清末3000余年的史料,近200万字。《曹南文献录》是曹州历史上文献资料的第一次大规模、系统性整理,“补史之遗,续史之无,匡史之谬”,保存了鲁西南地区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1917年,刻本目前收藏于清华大学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博物馆,存世量现已极少。1997年,县政协曾印刷简体点校本,非正式出版,限于当时条件,印装质量较差,也有一些错讹谬误。

据悉,本次重校充分尊重刻本原貌,以1917年木刻本为底本,参照1997年铅印本,采用简体横排,遵照当前汉语文字和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进行简化、标点。目前,各项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年内正式出版与读者见面。

2020-04-29 1 1 菏泽日报 content_11884.html 1 《曹南文献录》重校工作启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