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兆斌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中发展的,在化解矛盾中实现螺旋式上升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历史一再表明,顺境中有危险、逆境中有机遇,保持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勇于和善于应对风险挑战,就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开辟新路。善于化危为机,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一个鲜明要求。他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克服了危即是机。随着境外疫情加速扩散蔓延,国际经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善于化危为机,既是对当前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加快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动员和科学引领,也贯穿着对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经验的深刻思考,对于提高各级干部领导水平、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领导干部提高化危为机的素养和能力,就要增强发现问题、见微知著的敏锐性。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实质上也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应对重大危机,更考验对问题的快速反应和深刻洞察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醒全党,要随时准备应对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强调要有问题导向、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2018年1月,他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列举了8个方面16个具体风险。这也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安不忘危、治不忘乱,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科学预见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做到见事早、行动快,做到未雨绸缪,消祸于未萌。同时,还要善于把握问题的态势走势,在与“危”的较量中把握“机”的存在,抓住要害、找准原因、果断决策,最大限度消除不利影响、扩大积极因素。
领导干部提高化危为机的素养和能力,就要保持一往无前、充沛顽强的斗争精神。“在战争中学会战争”,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化解风险挑战必然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化危为机更需要有正视困难、超越挑战的胆识。这次疫情防控和以往的经验都表明,越是面对重大风险,越需要主动应战的斗争精神,否则只能是雪上加霜,甚至死路一条。要按照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要求,永葆斗争精神,加强斗争历练,增强斗争本领,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应对风险挑战,在百炼成钢中锻造过硬本领。
领导干部提高化危为机的素养和能力,就要发挥好主观能动性。化危为机总要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因循守旧不仅于事无补,还会贻误战机。只有在坚持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敢于打破固有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创造新的措施办法,才能取得新的成效、创造新的奇迹。要坚持问题导向同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以问题倒逼改革创新,以危机压力推动创造动力,及时总结和推广实践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建立健全风险研判机制、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风险防控责任机制,不断丰富和拓展化危为机的措施、手段和途径。
领导干部提高化危为机的素养和能力,就要注重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处理重大风险挑战,做到化危为机,往往涉及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的问题,因而最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工作实践中,特别应重视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权衡利弊中趋利避害、作出最为有利的抉择。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认真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决策之前,努力做到经济社会平稳有序、协调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菏泽市委讲师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