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曹县武装部离休干部张洪太
中国菏泽网消息
今年建军节前夕,我们到曹城办事处南关居委会采访91岁高龄享受副师级待遇的张洪太老人。老人家的小院芳草碧绿,花儿朵朵,姹紫嫣红,果树阴翳,不时还能听得见鸟鸣。因为张洪太老人听力不佳,费了好大的劲,他才弄懂得了我们的来意。张洪太老人的老伴贺成兰,今年85岁,看起来格外精神,她热情招呼我们坐下。正巧老人的四女儿张建元回来了,她为父亲戴上助听器。尽管如此,和老先生交流还是有些困难。我们的谈话主要通过张建元充当老人的翻译,进行沟通交流。
张洪太老人1918年出生于威海乳山,抗战爆发前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读书。1937年10月考取黄埔军校,为第14期学员。后又转到南京炮兵学校,1938年1月学校迁往广西桂林,不久又回驻湖南零陵。同年2月,校部及所属各部先后到达零陵。1939年8月,张洪太毕业分配到国民党陕西炮兵20团任排长,扼守黄河口,密切注意日军动向,狙击日军。1942年担任炮兵连连长。1939年—1945年,奉命先后在陕西、山西、河南和湖北境内布防,抗击日寇侵略。
抗日战争结束后,张洪太先被调到到河北,后又调至北平。在北平期间,担任炮兵营副营长,隶属于傅作义部。1949年1月30日,北平和平解放。不久,张洪太即进入华北军政大学学习。因为张洪太曾经在黄埔军校学习,有着不错的军事素养,加上谦虚好学,不耻下问,所以较好地掌握了当时先进的作战思想及理论体系,尤其在炮兵学科上成绩斐然。1950年9月,为适应全军整编和正规化建设的需要,华北军政大学更名为华北陆军军官学校。华北军政大学在石家庄办学历时两年多,为全国解放战争和国防事业培养了14000多名军政指挥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军事、政治、文化教员1000余名。华北军政大学光荣地完成了历史使命后,200余名教员跟随刘伯承到达南京,创建军事学院,张洪太成为学院的第一批教员。
根据张洪太老人的讲述,加上我们搜索到的相关资料,大致勾勒出南京军事学院的基本轮廓。南京军事学院是建国后解放军创建最早的高等军事学府,于1950年10月30日建院,刘伯承担任首任院长,校园建在原国民党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和国防部旧址上(今南京军区办公区)。1951年1月8日正式开学上课,首期招收学员758名。根据学员的情况和抗美援朝战争临战需要,设置了军事学院高级系、基本系、函授系、情报系等,后又陆续创立了空军系、海军系、装甲系、战役系等。张洪太作为炮兵系的一名教员,在那个火热的年代,在工作中迸发出无限的革命热情,同学员一起探讨,一起劳动,建立起深厚的情谊。1955年全军授衔时,他被授予少校军衔。当谈起那个战斗的年代,张洪太老人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张红太历经了刘伯承、廖汉生、王新亭、刘浩天、张震、滕俊清等从首届到末届的所有院长。1954年4月,新建的战役系开学。战役系主要培养高级指挥员,系主任由杨得志兼任。1955年授衔时,战役系的所有的学员都被授予将军衔,其中有5名上将,22名中将。1969年,受“文革”冲击,南京军事学院停办,其陆军相关系种演化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海军系成为南京海军指挥学院,空军系成为北京空军指挥学院。南京军事学院作为中国军事最高学府,其职能后身为北京国防大学。在将近20年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军事学院为党和国家培养了数万名优秀的军事干部和高级指挥将领,奠定了年轻共和国的国防基石,筑起了共和国的钢铁脊梁。
南京军事学院撤消后,张洪太被安排到曹县武装部工作,1983年转为离休干部,享受副师级待遇。
文/图丹枫 晓新 邓涛
(责任编辑: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