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主持:
姜培军,本报记者
说事嘉宾:
刘红,市委宣传部教育科科长
石耿立,市青年作家协会主席、菏泽学院中文系主任
金保同,牡丹区二十二中政教处主任
胡学杰,菏泽图书大厦经理
陈庆璞,曹县人,获山东大学文学硕士
王政,菏泽一中高二学生
高洋,菏泽学院大三学生
张丰军,本报读者,家住市长江路
主持人:今天是“世界读书日”,在网络信息爆炸的今天,如何走向阅读社会,享受阅读快乐,正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读书是件“奢侈”的事
主持人:有人说,现在每天坚持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了,纸质图书越来越受冷遇。有人为此担忧,以后,世界读书日可能就闻不到书香了。不知各位嘉宾对此有何感触?
陈庆璞:现在,有时为了工作需要偶尔看看书,纯粹为心灵需要读书,对我来说是件奢侈的事。在学校时,我每天有8个小时的时间读书,工作后却从来没完整地看过一本书。我有时非常困惑:是这个时代不适合读书了?还是我们自己不想读书了?
王政:我读高中前,父母常买回一些名著,鼓励我多阅读。我读高中后,因升学压力,父母压缩了我的阅读时间,“考上大学再慢慢看”成为他们劝我不读“闲书”的口头禅。
金保同:中学阶段本是人生阅读的黄金时段,却被沉重的学业占用。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我们推崇的素质教育与现行的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推广有兴趣的阅读”只能成为一句空话。面对应试教育带来的学业负担,我们实在更需要以一种坚定、一份勇气、一股韧劲坚持阅读。
主持人:记者调查显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加大……“没时间”成为目前人们不读书的最主要原因。读书成为一件“很奢侈”的事。
读书热情并未减
主持人:从古代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到今天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有人认为,读书,特别是青少年读书的热情并未减。
石耿立:谈论这个话题之前,首先应该对读书的内涵有个界定。我理解的“读书”是“接受信息”。从这个宏观意义上说,现在读书的人越来越多。你看,印刷物的量多了,读书的渠道多了,读书人多了,读的书多了。举一个例子,《读者》这本杂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行几十万份,现在却已突破千万大关。再比如我小时候很少能见到的书,现在的孩子从牙牙学语开始就拥有了。所以说,大家的读书热情并未减。
胡学杰:从我的工作经验看,现在的阅读氛围越来越好。金融危机发生后,来图书大厦读书、购书者明显增加,其中,返乡农民工最多。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每到寒暑假,一些家长就把孩子带到图书大厦,让孩子在那里读书,这说明大家读书的热情高涨。
张丰军:20年前,菏泽没有报刊亭。可现在,菏泽城区每条主要街道都有报刊亭,县城里面也有,里边的报刊杂志,少则十几种,多则几十种,每天都卖得精光。这不说明大家的阅读兴趣增加了吗?
阅读习惯悄然在改变
主持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阅读方式、内容、途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不知各位嘉宾是否能感受到?
高洋:现在,盗版书质量没保障,正版书又买不起,我就通过网络读书,已经有两三年了,既便捷,花钱又少。
刘红:目前,人们更容易、喜欢接受形象传媒,这有让人忧虑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一种进步。对于阅读,大家应该有新的理解,读电子书、读纸质书,甚至看电视,都可以看做阅读,阅读的载体、方式不重要,关键是要促进大家阅读。
石耿立:这是一个文化“井喷”的时代,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无书可读到有书可读,从读书到读图,从无声到有声,从纸质媒体到多媒体。世界在发展,阅读方式的多元化也是正常的。对于读书,我认为报刊杂志阅读、网上阅读和传统的书本阅读都是必需的、有益的,轻视现代传媒的报刊杂志和网络阅读,将使自己的知识视野狭窄、内容单一陈旧。
主持人:依靠科技手段,人们的阅读方式由单一到多元、由简单到丰富,获取知识的手段也越来越先进,获取的信息越来越丰富。这些变化一方面加大了人们对知识的需求量,另一方面,知识的丰富也促使人们创造出更多的知识。
读者朋友,读书,不仅仅是“世界读书日”里的话题,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您读过的哪本书让您至今记忆犹新?新时代,又该如何坚持读书?……欢迎继续拨打本报说事热线,谈谈自己的观点。
(责任编辑: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