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赵法灿正在潜心搞科研
中国菏泽网消息
最近一段时间,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学院机械专业的大四学生赵法灿成了“名人”,不仅山东建筑大学的同学们都知道了这个名字,连他的家乡巨野县龙堌镇赵楼村,乡亲们也都知道了“老赵家”教子有方,培养出了一位了不起的能人。而且,最近一段时间,只要在百度上搜索“赵法灿”这个名字,就会出现上百条有关赵法灿的信息。近日,记者第一时间与赵法灿取得了联系,近距离了解他鲜为人知的故事。
赵法灿是不幸的,他出生在巨野县一个贫困家庭,幼年时因为一次火灾,造成他全身大面积的烧伤,为了给他看病,家里债台高筑,赵法灿经历了许多正常人所不曾经历的苦难,他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坚强地选择了奋发图强。赵法灿是幸运的,虽然现在只是山东建筑大学机电学院大四的一名学生,他却已申请6项专利,其中5项已获得专利证书。近日,赵法灿还成为“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百名候选人之一,从入选至今,他的排名一直都在前10位。
童年的不幸造就了他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记得那是1997年冬天一个寒冷的夜里,那时家里很穷,全村人都用上了电灯,只有我们家还在用煤油灯照明。”想起往事,赵法灿的脸上流露出一股与年龄不相符的沧桑,“由于煤油灯没油了,我就帮忙往煤油灯里倒油,但是由于灯芯是燃着的,刚倒出来煤油沾到明火后,爆成一个火团直接扑到了我身上。”赵法灿说,由于身上大面积烧伤,他在医院里昏迷了5天5夜,在住院近两个月后,由于东拼西凑借来的八万多元钱被花的一干二净,家里实在借不到医疗费了,无奈之下,只好被迫出院,“当时伤口还没完全愈合,导致了现在的满脸疤痕。”赵法灿说。“其实这件祸事也不是对我没有一点好处,忍受了近半年的伤口疼痛后,我比同龄人更多了一份对生活的理解,以后的一切困难与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了,是苦难铸就了我坚强的意志,使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变得百折不挠。”
“我曾经非常自卑,不愿见人,怕被别人笑话。”赵法灿用手摸了一下满是伤疤的脸说,“但我又是幸福的,每当想到家人为我的付出,我就会觉得非常温暖,就会感到自己的这点伤不算什么。”为了能让他继续学业,赵法灿的弟弟和姐姐都去了外地打工,“家人的温暖让我一步一步地走向坦然,既然现在面容不可改变就必须接受。”
他是大学学校里的明星
2005年,赵法灿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山东建筑大学。在新生报到的第一天,他就暗下决心,自己已经长大了,不能再给家里增加负担。为了这个理想,他做过多份兼职,如推销手机卡、电话卡,推销厨具,发传单,贴海报,校园代理等。几乎每一个工作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苦辣酸甜,人生百味,成功让他喜悦,失败让他冷静,所有的这些都打上了他自强自立的烙印。
赵法灿勤奋好学,是学校里的尖子生,在上大学的三年多时间里,他已申请专利6项,其中5项已获得专利证书。在2007年8月举行的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上,赵法灿凭借“热水器智能型节水温度控制系统”和“新型可旋转多功能液压铲斗”获得了两项省级二等奖;2008年8月在日照举行的山东省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中,凭借“新型焊接用防护帽”获得一等奖,并在今年成为“200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百名候选人热门人物,成为一个不大不小的名人。
赵法灿并没有被这些光环迷倒,“获过的奖项只能证明自己有这方面的潜力,一切都得重新开始。”赵法灿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到30岁的时候要成为机械领域的专家。
记者 仝志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