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人贾新生在蒙古国——
演绎当代“闯关东”的故事
中国菏泽网消息
蒙古国因粮食紧缺提出了第三次开荒计划,他敏锐地觉察到这是一次天大的商机!纵然拥有千万身价,纵然已到不惑之年,他毅然选择异国“闯关东”;哈拉哈苏木46万亩土地“寻租”,一年的承包费高达500余万元,且面临8国强势企业的竞争,他以实力和诚信排众夺标;“21世纪,谁掌握了土地和矿产谁就是赢家!”,他不是独裁主义者,但这样的信条却成为他驰骋商场的导航……3年过后,46万亩沃土为他带来了每年3亿元的收益,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蒙古粮食大王”!
他就是山东省实践“农业走出去战略”的成功第一人,山东(菏泽)贾氏伟业农牧开发公司董事长贾新生。
蒙古“粮荒”带来商机!
“蒙古大约260万人口,这个过惯了游牧生活的民族,农业种植非常落后,其粮食供应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当然,其中潜藏了一旦国际粮食市场的大门紧闭,势必造成社会动荡的危机。就在去年3月份,危机爆发了!蒙古每公斤面粉的价格升至8元,许多无力购买的平民百姓开始上街游行,一度造成动乱……时至今日,蒙古‘一颗’大蒜的市场价仍高达3元。”
从贾新生的话里,或许很多人会发现“蒙古农业投资商机巨大”!然而,早在四年前,贾新生就已经嗅到了它的味道。
2005年,当时还在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从事农产品贸易的贾新生,接触到蒙古东方省哈拉哈苏木(苏木意解县)的县长傲图·根巴特尔,并意外获得了让他决意到蒙古投资的信息:蒙古决定实行第三次开荒计划以解决“粮荒”,并规定小麦收购价格在保护价(2.72元/公斤)的基础上,一吨以上每公斤增加0.4元的“总统奖”。而位于蒙古东部的哈拉哈苏木,有大约4000平方公里闲置且肥沃的“黑土地”,常年2000度的有效积温,450--500毫升的年降雨量,125天左右的无霜期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自然保障。
这让贾新生觉得,人生的又一次机遇来了!
千万身价还要去拼搏
通过与傲图·根巴特尔进一步接触,贾新生了解到,哈拉哈苏木为促进农业发展,准备开发一块前苏联时期的面积约46万亩的军用农场,其土质是全蒙古最好的,并有军用农场时期的铁路线穿梭其中,交通便利。加之当地的煤碳仅为30元/吨,经济用电0.4元/度,更加坚定了贾新生“出国种地”的信心。
而此时,家里却传出反对声,原因很简单:“一大把年纪了,又不是缺钱,整那么多事干啥?”
实际上,贾新生当时在大连和新巴尔虎右旗的服装、木器、酒店、农产品等贸易投资都很成功。2005年,其固定资产也达到了4000余万元,但若租赁46万亩的农场,一年的租赁费用高达500多万元,贾新生不得不考虑掏空流动资金后可能导致其他产业资金链断接的风险。
“其实家里人说得也对,那时候到了52岁的年龄也该享享清福了,况且家里三个孩子也很争气,都在国外读硕士、博士,生活应该说很美满。”贾新生说,“但是,人活着总要体现价值,人老了心不能老,我不想把后半生放在牌场上。”
金钱和地位并没有腐蚀贾新生那颗拼搏的心,带着山东人“闯关东”的那股子劲,他还是选择继续闯下去。
八国争夺中独得46万亩标地!
肥沃的土地,诱人的优惠政策,以及丰厚的市场回报,哈拉哈苏木4000平方公里的闲置土地引发了各国投资商的“竞租热潮”。贾新生想要租赁的46万亩标地更是引来了日本、印度等八个国家的众多企业竞争。
先前付出很多努力的贾新生自然不可能放弃。“我们自身有比较成熟的农业种植和经营经验,并且前后10次赴蒙考察,对当地状况也有了比较透彻的了解。这增加了我们竞争的法码。”贾新生满怀信心地说,“最主要的是,用足够的竞争实力赢得认可,用真诚的感情投入赢得信任。”
这就是贾新生在这场跨国竞争中的策略。依照这个策略,贾新生邀请了哈拉哈苏木的党政高层到他在大连的公司参观考察,用摆在眼前的实力获得了对方认可。同时,贾新生还通过他在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的贸易关系,为哈拉哈苏木的牧民进行进出口贸易提供便利。哈拉哈苏木县长傲图·根巴特尔评价贾新生说:“我们和贾总是很好的朋友,他的真诚和热情令接触过他的人感动。和他合作我们很放心。”
从认可到信任,贾新生力排八国强势企业,独自拿到了46万亩标地的租赁合同。合同规定了,租赁期限60年;每年每亩土地租赁费用12元……
因为不满贾新生“独吞”这一“肥肉”,日本等国的企业甚至把哈拉哈苏木的县长告到了蒙古东方省议院,质问“为何把46万亩土地全都给了一个中国人?”。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因竞争中并无违法操作而不了了之。
“扩军”:不会只做“粮食大王”!
2009年3月9日,贾新生回到了家乡菏泽。这一次回乡,贾新生满怀感慨,不仅为自己异国“闯关东”的付出和收获,也为更多的机遇。
“在蒙古种地,初垦土地只要把大片肥草烧掉(放荒)作肥料,再进行播种,直至收获不需要水肥。当然,其小麦产量只有亩产200公斤,但胜在地多且绿色无污染。”正是以这各方式,贾新生的46万亩土地,若种植小麦,除去每年552万元的租赁费和麦种费,不进行任何粮食深加工的年收益就达到了2.6亿元。
而贾新生并不满足于初级产品的买卖。3年中,贾新生又接连下了三步棋:在蒙古又承包了60万亩草场(可牧养30万只羊);在东方省乔巴山市征地160亩,建造肉食品加工厂;在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建立了安置进出口活体畜牧的大型隔离区。一条集畜牧产品生产、加工、出口的产业链逐渐形成。
“哈拉哈苏木还有两个投资点很有诱惑。因为当地的畜牧业深加工落后,大量牲畜骨头无法利用;另外,当地居民不习惯吃鱼,大量淡水鱼几乎不花钱。也就是说,如果在哈拉哈苏木种植大豆,并利用骨粉加工饲料,成本是非常低的。”贾新生说。
采访后记:
目前,到蒙古进行农业投资的热潮正悄然升温。除了贾新生之外,“金龙鱼”也在蒙古租赁了几十万亩土地,用以种植大豆、菜子等食用油料作物。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中国农业不仅“走了出去”,而且渐行渐远。
当然,这个过程中,谁先走,谁走的更远,谁就是赢家。对于农业大市的菏泽,我们有种植多种农作物的成熟技术和经验,有富足的劳动力资源,有大批从事跨区作业的农机设备,但却面临着“人多地少”。因此,农业“走出去”不失为好的选择,是一项既能促进农业落后地区产业升级,又能让本地农产业资源充分利用、让投资方受益的双赢。
本报记者 李强
(责任编辑:正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