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工助学岗”追踪
昨日,记者在人大代表下榻的一家大酒店看到,一位戴眼镜的小伙子正在门前熟练地引导客人停车。酒店内,一位姑娘正推着自助餐车为顾客加汤。他们的动作娴熟又大方,很难看出是实习生。这位小伙子叫张贵展,姑娘叫杨双,他们都是通过本报“勤工助学工程”走上“勤工助学岗”的大学生。
“真是没想到他们工作这么出色。”酒店餐饮部经理陈丽君说,此前她一直认为,“80后”的大学生娇生惯养,肯定吃不了苦。但看了勤工俭学大学生的表现,她的看法大大改变。“这几天,我们酒店接待了120位人大代表,这些大学生服务得周到又细心,得到人大代表的表扬,为我们酒店赢得了荣誉。
人大代表入住第一天,酒店调了三名员工负责店外车辆的安保工作,原在大厅工作的张贵展是其中之一。“张贵展同学穿着雨衣在店外站了一夜,他的工作状态让我们很佩服。”酒店总经理张华说。
住在天荣大酒店的人大代表给杨双起了个外号——“卖粥大婶”。人大代表每餐都有四种粥可供选择。开饭时,杨双推着粥车在餐厅一刻不停地来回转,客人对其服务非常满意。
“我们酒店获得人大代表的赞誉,跟这些大学生的工作是分不开的。除了开始承诺的工资待遇,等他们离开时,我们还会给他们发红包。”酒店董事长王盼荣表示,如果有机会,他们还会积极参加牡丹晚报组织的公益活动。图为杨双为客人介绍菜品。
艾慧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