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振
朋友的儿子几年间换了六七个工作,忧心忡忡的父母劝他要“干一行,爱一行”,儿子却总搪塞:“那些岗位都不适合我。”朋友向我求助,我问:“孩子有什么兴趣或天赋?”他摇头。我建议:“那就从培养兴趣开始,投其所好,攻其一点。等他找到方向,再送他去深入学习,才能把他‘拴’在专业上。”朋友若有所悟。
生活中,不少人贪多求全,指望处处开花,却忽略了专注的力量。就像园丁修剪花木,唯有剪去多余枝桠,才能让主干粗壮、花开更美。还有人“这山望着那山高”,对工作挑三拣四,最终一事无成,追悔莫及。这些都是不肯在一点上下功夫所导致的困境。
小时候学书法,老师常说“宁写一字精,不写百字粗”。我曾不以为然,直到被要求连续三个月反复临写一个“永”字。起初觉得枯燥,后来才逐渐体会到每一笔的韵味与讲究。真正的长进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而这正依靠在一点上持续下功夫。
明代画家石涛一生专注山水,甚至驻居黄山十年,日观云海松涛,终成一代大师。他的作品能够流传千古,正源于这份专注与精益。
现代人常陷入“样样通,样样松”的困局。就像我朋友的孩子,频频跳槽,每一行都浅尝辄止,结果岁月蹉跎,仍无一技之长。相反,我另一位朋友二十年钻研茶道,终成专家并出版专著《中国茶谱》。这正应了庄子之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与其在无涯知识中奔波劳碌,不如静心掘一口深井,直至清泉涌出。
专注不是固执,而是智慧的选择。达芬奇若分散精力,就不会有《蒙娜丽莎》;爱因斯坦若三心二意,也难以提出相对论。他们皆因深耕一点,方取得惊人成就。这好比打井:东挖西挖永远不见水,认准一点持续深挖,终能得见甘泉。没有恒心与定力,人便容易如“猴子掰玉米”,终无所获。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专注更显珍贵。我们被碎片信息包围,注意力不断分散。但真正的成长,恰恰来自对一件事的持续投入。就像竹子四年扎根、一月疯长,没有前期积累,何来后续爆发?人生亦然,没有持续修炼,何来辉煌业绩?一蹴而就的奇迹,从来只是幻想。
人生短暂,精力有限。与其在多个领域流于平庸,不如在一个领域成为高手。正如激光,因将所有光能集中于一点,才能穿透钢板。找到属于自己的点,然后心无旁骛地投入——这便是成功的秘诀。人生的高光时刻,往往就藏在对一点的极致坚持之中。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在一点上下功夫,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