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郭卫东) 4月15日,菏泽冠宇牡丹园内的“西施浣纱溪”成为春日焦点——10万朵牡丹在此破水绽放,以水为纸、花为笔,在碧波之上绘就流动的东方美学画卷,吸引众多媒体及摄影爱好者聚焦记录。
当日,“西施浣纱溪”水面上,缤纷的牡丹花朵被精心排列成圆形与方形图案,从空中俯瞰,几何图形与自然花色相映成趣,蔚为壮观。10余位模特身着传统华服漫步溪边,衣袂与花瓣共舞,演绎出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交融之美。
午后暖阳下,金黄的“姚黄”、雪白的“玉版”、紫红的“魏花”等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的牡丹花瓣随波流转,在 20余米直径的溪面水域内构成巨型“八卦阵”。据中国园艺学会牡丹芍药分会副秘书长、牡丹省级农高区高级工程师庞志勇介绍,为实现这一创意,团队耗时多日精准计算水速、风速与花瓣密度,确保图案在水流与风中保持稳定。“此次水上大规模呈现牡丹景观,在国内尚属首创。”庞志勇透露,该方案由他与冠宇牡丹园负责人邵珊珊、技术员王洪宪共同策划,历时数月打磨。
雾森系统营造的朦胧水雾中,花瓣倒影与实景交叠,形成“虚实双生”的梦幻效果。模特们的动作设计汲取唐代《簪花仕女图》的古典意韵,俯身掬花、扬袖拂波间,仿佛从传世古画中走出,与《洛神赋图》般的飘逸意境相映成辉。
夜幕降临时,溪流两侧的LED冷光装置勾勒出花瓣轮廓,让千朵牡丹在光影中流转生姿,打造出昼夜皆美的视觉盛宴。据悉,冠宇牡丹园此次创新融合传统农艺与现代科技,未来还将推出AR导览系统,游客扫码即可通过虚拟“西施”形象聆听文化典故解说。这场持续至5月初的春日盛会,不仅突破传统花展形式,更以科技赋能激活文化基因,重构东方美学的当代表达。
作为今年完成提升改造的重点景区,冠宇牡丹园已形成千亩花海景观,16个主题展示区按科学分类呈现九大色系、十大花型的牡丹品种,为游客提供沉浸式赏花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