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人间四月,牡丹吐芳。这是赏花的时节,也是育种的时节,连日来,曹州百花园牡丹专家孙文海带领工作人员开展定向杂交育种,助推牡丹产业发展。
“我们取下一种牡丹的花粉,然后与另一种牡丹结合,进行定向杂交育种。”4月10日,孙文海带领几名工作人员,在该园新品种培育区进行定向杂交育种。育种时,他们通常选择尚未开放的牡丹,剥掉花瓣,露出花蕊,取出花粉,然后装入一个纸袋中,再与选定的牡丹进行杂交。在此过程中,孙文海不时地做好记录。“我们选定的两种牡丹,一种作为父本、一种作为母本,然后进行杂交。”孙文海说。“通过定向杂交育种,我们选育出花大色艳花期长的品种,然后扩繁、推广,提高牡丹的观赏性。”孙文海说,“培育一个牡丹新品种一般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据其介绍,从授粉、结籽到播种、育苗,培育的牡丹新品种六七年才能初开花,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2017年,中国花卉协会牡丹芍药分会为了表彰孙文海为中国牡丹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以“文海”命名了一个他培育的牡丹新品种。目前,曹州百花园内“文海”牡丹花开正艳。
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后,在明清私家牡丹园林的基础上,菏泽洪庙村(百花社区)收集了多个本地牡丹名品,建立了曹州百花园。随后,在孙景玉、孙文海等一代代技术人员的辛勤培育下,该园为中国牡丹家族贡献了400多个新品种。多年来,这些牡丹在全国各种花卉赛事中摘金夺银,尤其在1999年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大放异彩,引起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