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郜玉华 张彦欢)牡丹区委编办通过“抓源头、严流程、督后续”三项举措,着力构建职责清晰、多方联动、群众满意的“镇呼区应”治理体系和“属地管理”长效机制,较好提升了“属地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
抓源头,加强对清单的动态管理。牡丹区根据上级规定,编制公布了52项“属地管理”事项的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明晰了镇街和区直部门之间的职责界限,厘清了监管与执法界限,细化了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建立清单事项审核机制,结合“三定”和权责清单对“属地管理”事项进行动态管理,要求各部门严格遵守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
严流程,实现事件“镇呼区应”有序。各镇街对本辖区的生态环境、城乡建设、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存在的问题且无法自行解决的,根据“属地管理”事项清单,按程序向区里相关部门“吹哨”请援。按照属地管理事项清单和“镇呼区应”流程图,细化具体工作要求,确保处理“呼叫”事项的各个环节可追溯、可评价,促进部门工作的规范有序。
督后续,确保制度执行刚性有力。“镇呼区应”平台建立后,该办对各部门和镇街工作进行走访调研,对网格员的业务熟练程度进行了解,对事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排查和总结。组织有关部门根据部门考核评价制度对“属地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完善分析评估工作,确保相关部门接得住、管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