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改革开放30年/9
难忘持“票”年代!
讲述人:宇中辉 61岁 菏泽某单位退休干部
整 理:亚伟
现在我手中珍藏着千余张各个时期、各种面值的粮票、布票,虽然使用这些“票”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但是这些“票”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没粮票,我在郑州饿一天
1978年初秋,我作为厂里的一名业务员到广州出差。出发前一天,我带着山东省粮票去换全国通用的粮票(出省只能用全国通用粮票)。当时全国粮票紧张,我只换到一部分,第二天就匆匆登上火车奔赴广州。
在那个年代,吃饭时哪怕买个馒头都需要粮票,有钱没粮票照样买不到食品。因此,到了广州后我就节省着用粮票,以便能支撑到回家。可是,从广州返回经过郑州时,我一摸口袋惊讶地发现:粮票用完了!当时从郑州发到菏泽的公共汽车不多,必须等将近一天的时间。我手里没有全国通用粮票,在郑州汽车站没有买到东西吃,足足饿了一天肚子,回到家里后接连吃了两个杂面馒头。
儿子“偷”粮票险挨揍
在使用粮票的年代,我和妻子的粮食定量是每人每月30斤,一半粗粮一半细粮,两个孩子每月才20斤多点。孩子正长身体的时候,都特别能吃,我们家每个月的粮食都特别紧张,因此家里的粮票特别珍贵。我和妻子把粮票看得像生命一样重要,一般都放在特别隐蔽的地方,以防孩子乱拿。
可是有一次,我们拿出粮票准备去买面,数来数去总是差一张。正当我们焦急的时候,儿子小金回到家,主动承认拿了一张粮票,并且已经换东西吃了。我当时特别生气,想揍他一顿,被妻子拦住了。我好好教育了他一番,儿子很听话,以后再也没偷拿过粮票。
如今粮票成了珍藏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上各类产品逐渐丰富,购物必须的“票”也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1990年,我拿着全国通用粮票去上海出差。一次,我到食堂吃饭,交给食堂负责人粮票时,他说没有全国通用粮票找了,干脆找一张上海粮票吧。看到他很为难,我只好答应了。几年后,粮票、布票等停用,我就把家里剩下的这些“票”放进抽屉珍藏了起来,也算留个纪念吧。
如今,我们吃穿都不用发愁,想吃啥就吃啥,想买多少衣服就买多少!可生活好了,我又发现一个怪现象:用粮票时,我们家四口人每月七八十斤的粮食还不够吃,现在六七口人一个月五十斤面粉还吃不完。我仔细一琢磨,明白了:现在肉、蔬菜、鸡蛋等食品种类丰富,作为主食的面食当然吃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