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场风云六十年 酸甜苦辣化为甜 ——访国家级枣梆项目非遗传承人房灵合
图:房灵合小心擦拭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证书和纪念杯
5月3日上午,记者赶到位于菏泽市高平路附近的房灵合家中采访,开门的是一位目光炯炯、精神矍铄的老人,他的眉目中透出一股英气,让人看到了他当年英俊潇洒的风采。他就是今年77岁的房灵合,国家二级演员,2009年,他被选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枣梆项目代表传承人。
唱戏生涯几多苦
“取得今天的成绩很不容易,唱了一辈子的戏,吃的苦一天一夜也说不完啊……”回忆起与枣梆结缘近60年的岁月,多少酸甜苦辣涌上心头,老人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带记者一同穿越到他当年艰苦学艺的年代。 房灵合的父亲是个枣梆戏迷。在他的影响下,11岁的房灵合开始跟着戏班师傅学戏,戏班一天巡演三场,一次唱三个小时,每天晚上还要忙赶场。在当时贫穷落后的年代,唱戏被人认为是“下九流”的事情,村民都喜爱听戏,可谁也不肯让唱戏人进家中借宿。每次深夜赶场休息,年幼的房灵合只好和师傅们找间破庙住下,铺麦秆,盖破被,冬天挨冻夏天燥热的日子至今老人都记忆犹新。更遭罪的是,有时为了天亮就能赶到场,戏班连夜赶路,房灵合跟着队伍一走就是整整一夜。 房灵合回忆说,唱枣梆戏年复一日的化妆也是“很受伤”,甚至还会留下永远的伤疤。“唱枣梆古装戏要画鬓角,以前是用水泡过的榆树皮,发粘后和头发捋成一束贴在脸上,遇到冬天下雪树皮就和皮肤冻在一起,一揭就掉一块肉,留下了伤疤。”房灵合回忆说,以前条件落后,没有脂粉就只好用白铅粉擦脸,画眉和涂眼线的材料是用煤油灯熏出来的黑渣子,这些重金属之类的“化妆品”,一用水洗就是个“大花脸”,残留在皮肤上很容易过敏或溃烂,他的脸上就曾起过好几次红疙瘩,险些留下疤印。
没掉过板 没凉过腔
唱了60年的戏,登数千次舞台,从没掉过板,从没凉过腔,是房灵合枣梆艺术生涯中最自豪的事情。 “学戏能钻研,唱戏要敬业,有了这股劲,不怕唱不好戏。”房灵合目光中透出坚定,他告诉记者,他喜爱枣梆,享受舞台,有一次还“死”在了戏台上。1984年夏,房灵合到安兴演出枣梆剧《天波楼》,戏迷们把戏场围了个水泄不通,齐呼指名要房灵合出演重要角色“寇准”。见自己如此受欢迎,房灵合很是高兴,一口喝了二两酒就登上了台。天气极其闷热,身穿厚重演出服的房灵合刚唱几句就“嘭”地一声倒在舞台上,心脏出现短暂停跳……二十分钟后,房灵合幸运地被抢救过来,刚刚苏醒的他竟又走上戏台继续演唱。 从1960年加入菏泽枣梆剧团,房灵合出演过花旦、小生、须生、老生等角色,他扮相秀丽俊美、端庄大气,表演自然洗练、风度潇洒,唱腔典雅婉转、韵味甜美,是剧团十大主演之一。他曾在传统戏《蝴蝶杯》中饰演胡玉莲,《访四川》中饰秋香,《珍珠塔》中饰陈翠娥,在现代戏《生儿容易养子难》中饰老来福等,剧剧都担任重要角色,获得的奖项更是不计其数。
奉献“余热” 不知疲倦
在房灵合家中,他荣获的各种证书和奖杯摆满了整整一橱柜,一本“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证书和纪念杯摆在最为显眼的位置,老人每天都会将其擦拭得一尘不染。“每当看到它们,就有一个神圣使命在心上。”
房灵合说,枣梆戏源自山西上党地区,传入菏泽后,逐渐演变成一种独特的韵味和唱腔,受到人们的喜爱,枣梆的名称也由此传播开来,距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现在菏泽市枣梆剧团是全国惟一的一个专业枣梆剧团,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枣梆剧种能永远传承下去。
采访中,房灵合还翻出他各个时期的演出照片和记者一同分享快乐,一边还哼起了几句枣梆名段,来个高抬腿,耍几下台步,让记者大饱眼福。老人身子骨很是硬朗,走路非常带劲,这与他常年练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退休后,房灵合孜孜不倦地教着他的学生,不为名利地为枣梆人呐喊,不知疲倦地奔波在枣梆戏剧事业上。每天,他都会带着纸和笔到剧团或是天香公园听戏,遇到年轻人唱枣梆,他都会在台下认真聆听演员的唱腔、吐词和发音,告诉他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我没上过一天学,却是副教授级,一月拿4000元退休金,枣梆之路经历了酸甜苦辣,但收获的却是快乐和满足。”房灵合说,他希望继续用“余热”温暖枣梆,做一块促进枣梆事业发展的“酵母”,让更多的人喜欢枣梆,学唱枣梆。
文/图 记者 王 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