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大奖:利比亚冲突
“摄影师如何预知火箭弹会从眼前飞过”;“火箭弹那么快,怎么能拍到”;“就算能拍到火箭弹,火箭弹也应该是一条线”……高润·托马斯艾维克拍摄的照片《利比亚冲突》,在刚刚揭晓的第八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中,获得年度新闻照片大奖。照片记录了去年9月,利比亚反对派武装发射火箭炮的情景。照片中横穿画面、轮廓清晰、拖着尾焰在半空飞行的火箭弹,随即引发了摄影爱好者的争议。
很多人认为高速飞行的火箭弹,无法被相机如此完美地捕捉,很难呈现出获奖作品中静物般的清晰效果,由此认为照片涉嫌经过Photoshop处理。一则《前华赛年度大奖获得者质疑第八届年度大奖》的消息,被很多新闻网站和摄影论坛转载。前华赛年度大奖获得者张宏伟从专业角度分析称,飞行中的火箭弹看似“凝固”在半空中,要拍出这样的照片,需要事先知道火箭弹会从眼前飞过,而且需要足够快的快门速度。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问技术:速度800米/秒,相机“看”得清飞弹?
高润拍摄的《利比亚冲突》中,最醒目的是照片左上角的一枚飞行中的火箭弹。火箭弹不仅轮廓鲜明,就连尾部的火焰和气流也十分清晰。尾焰几乎横穿画面,背景中站在武装皮卡上的人,则因火箭弹飞过的热浪,被罩在海市蜃楼般的效果中。
“高清飞弹”成为照片真实性争论的焦点之一。有“懂军事”的摄影爱好者直言不讳,初速度每秒800米左右的火箭弹,在飞行过程中人眼根本无法看清,看起来白天是一条白线,夜间是一道火光。要拍出清晰的飞行火箭弹十分困难。同时,根据照片背景中的皮卡分析,整张照片涉及的“宽度”不超过20米,火箭弹从画面一侧飞到另一侧,用时不过1/40秒。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一条白线”拍成高清的“凝固版”难上加难。
不过,力挺《利比亚冲突》的“技术派”网友也大有人在。一位摄影爱好者坦言,专业相机完全具备捕捉飞弹身影的能力。高润曾向媒体透露,他使用的相机快门速度最快可达1/8000秒。最快每秒可以拍摄八九十张足够冲印清晰度的照片。“从照片逆向推理,快门速度应该在1/5000至1/8000秒之间。”一位摄影发烧友表示,单纯从技术角度考量《利比亚冲突》,当时光照充足,足以保证拍摄者采用高速快门连续拍摄,就算火箭弹以每秒800米的速度飞行,用1/8000秒的快门连续拍摄,被摄的火箭飞弹也可以表现得“如同静物”。
“人眼会有视觉暂留,会把瞬间划过的飞弹看成一条线,但是高速相机却不会"上当"。”支持者以《利比亚冲突》组照中的其他照片为例,一张照片中被爆起的碎石,并没有呈现出“抛物线”或者“喷泉”状态,而是颗颗清晰,悬在半空中这就是高速摄影捕捉到的运动物体的瞬间状态。
问概率:飞弹出膛,摄影师知道何时按快门?
即便摄影设备足以看清飞弹,摄影记者又如何预知飞弹的轨迹,并且在恰当的时机按下快门呢?这是《利比亚冲突》的另一个争议焦点。
“战地记者首先需要对现场做出判断。战事瞬息万变,等你有意识地先构图再拍摄,往往就什么也拍不到了。”曾多次赴利比亚的战地记者刘行喆并不怀疑《利比亚冲突》的真实性:“预判是战地记者的必备素质。”有人分析《利比亚冲突》组照,其中一张正是一群人为火箭弹装填弹药,由此有人推测,拍摄者其实能够预估火箭弹的发射时间、发射方向,因此完全可以把握拍摄时机,在火箭弹发射瞬间连按高速快门。
在高润供职的通讯社网页中,有他的一段访谈。他曾以《利比亚冲突》组照中士兵发射火箭弹的照片为例,讲述自己如何用预判“跑赢概率”。照片中,出膛的火箭弹蹿出烟雾,士兵则还保持扣动扳机的姿势。这个很多人觉得难以捕捉的瞬间,在有16年战地记者经验的高润眼中却并非难事。“拍这样的照片其实非常简单。利比亚的很多士兵发射火箭弹前都会抬头望向天空祈祷。所以当他们把手举起来时,我就知道他们马上要扣扳机了。我就会把相机准备好。”
高润坦言拍照已经成为一种本能。很多时候,他能凭借声音判断枪炮的种类,及时预判将会发生的事情。“拍摄一些战争场景,根本来不及思考照片的构图甚至主题,只是机械式地按下快门。回看那些照片时,往往能发现几张精品,效果甚至超出预期。”
文汇报记者 王磊 徐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