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敏静
对于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近日,菏泽市牡丹人民医院通过前移的120急救站、绕行急诊科直接进入介入导管室进行介入治疗等一系列措施,将一名70岁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打通绿色通道,为患者节省40分钟的宝贵时间
5月8日,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牡丹人民医院心内科采访获悉,4月26日15时10分,牡丹区黄堽镇村民高大爷无明显诱因出现突发胸痛,疼痛向颈部、胸背部放射,并伴有大汗、胸闷等症状。15时19分,他前往牡丹区黄堽镇大高庄卫生室就诊。考虑到老人的实际情况,卫生室医护人员为高大爷做了心电图并立即传至牡丹人民医院远程心电网络平台,老人当即被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这种情况非常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我们建议他就地等待。”牡丹人民医院心内科病区副主任朱燕阔介绍,心血管闭塞40分钟后坏死面积约为缺血总面积的30%,闭塞3小时约为50%,闭塞6小时约为70%,闭塞24小时约为80%。
朱燕阔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由于当地卫生室条件有限,该患者必须到对急性胸痛有救治水平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此时,对于患者来说,时间是最重要的,必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老人送进医院。“我院立即就近调度枫叶正红120急救站的救护车前往黄堽镇。与此同时,心内科医生也提前10分钟进入手术室做好准备。”朱燕阔说,患者入院后,绕行急诊直接进入介入导管室进行急诊介入治疗。
在抢救该患者的各个环节,该院均开通了绿色通道,为患者节省了40分钟的时间。朱燕阔表示,在这种分秒必争的情况下,该患者仍然在介入治疗前出现了恶性心律失常的情况,可想而知,如果再晚抢救数分钟,他们可能无力回天。据了解,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目前,该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急诊绿色通道,降低胸痛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采访获悉,为更好地服务和救治患者,牡丹人民医院投入400万元,为皇镇、吴店、马岭岗三所卫生院新建院前急救站各一处,投入6辆救护车及相关急救设备,急救站直接受120指挥中心统一调度,有效缩短了急救时间,扩大了救治半径,不仅能提高卫生院的急救能力,也促进了牡丹区整体急救能力的提升,实现了院前急救市区、乡镇全覆盖。
另外,牡丹人民医院于2018年12月上线了心电网络系统,提供24小时不间断会诊诊治服务。患者在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检查,第一时间通过心电信息互联,传输至牡丹人民医院,由三级医院的专业医师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10分钟内就能回传报告结果,并提出诊治建议。危急重症可通过院前120及时将患者接送至医院,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快速诊治,最大限度地降低胸痛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