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孟 欣
终于等到你!5月9日,菏泽初中学校毕业年级学生正式返校复课!12.5万名学生、1.7万名教师在经历“超长寒假”后,回到久违的校园。一度沉寂的初中校园按下“重启键”,重新响起朗朗读书声。
返校复学井然有序
5月9日6时30分,集合完毕的牡丹区实验中学教职工开始了学生返校前的准备工作。校本部入口划分了10个独立通道,一米间隔线以及班级通道告示牌甚是醒目,每个通道口均有专人负责测量体温。校园入口内侧,还设有临时留观点和留观室。
7时整,学生们开始陆续进入校园。“保持一米距离”“拉好衣服拉链”“按班级通道进入学校”……在校门口,执勤老师不断提醒学生。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入校学生经人工测量体温后还会接受热感摄像头复测,均无异常方可进入校园。在校园门口,公安、交警、教育等部门工作人员正严阵以待,疏导秩序。
百余天未见面的同学,在校门口相遇时,纷纷举手示意相视一笑,然后间隔一米相继接受询问、检测后进入校园。
8时整,该校举行升旗仪式。和以前不同的是,此次在旗杆下参与升旗仪式的仅有四名教职工,而学生们均在教室内通过大屏幕“远程参与”。
根据教学安排,返校复学首课,学校专门制作了防疫知识视频,教学生如何佩戴口罩、如何进行手部消毒等卫生防护知识,以及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据牡丹区实验中学教务处副主任于建喜介绍,目前该校老师授课方式相较以往也有诸多变化,“比如一名老师在某班一室内正常授课,该班二室内则安排一位专职督导员老师,全程对学生指导管理。”
于建喜还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今天看到孩子们能够返校正常学习,我们非常高兴,同时也非常谨慎,因为疫情防控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内容,保证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是我们的第一责任。”
据牡丹区实验中学德育处负责人、团委书记晁三涛介绍,为确保学生返校的安全,学校特别制定了一整套返校方案,入学前学生需要在家自测体温,并填写自测体温表格,持表格到达学校门口后,经过人工测温、红外热感摄像头两次复测无异常,方可按照指定路线进入校园。
在课间,学生们原则上不离开教学楼,每层教学楼均设置有厕所,学生如厕排队间隔需在一米以上,课间可在走廊远眺休息。
如果学生在上课期间发热,或者感到不舒服,需举手向老师报告,老师将会第一时间将发热学生带到临时留观点,同时报告校领导、医务室,医务室人员通过观察测量发现异常后,将通知家长和医疗部门并进行相关处置
目前牡丹区实验中学两个校区1651名毕业年级学生已全部返校复学,全部实行走读制。为减少校园门口人员聚集,该校实行错峰放学。
校园按下“重启键”
“开学第一天非常开心,因为期盼这一天已经很久了。在家里学习的时候,还是很怀念在学校与同学并肩作战的日子,很期待能够与老师与同学在课下面对面请教和讨论。”牡丹区实验中学初三14班学生张爽告诉记者,“对于即将到来的中考,我认为要有自己的目标,对于一些心理的焦虑和压力,要及时和老师进行交流和沟通,让自己以最美的姿态去迎接中考。我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我一定是最努力的。”
“超长寒假”居家学习,对于学子们来说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对他们的身心也是一种磨炼。“通过这段时间的居家学习,我感觉自己学到更多的是自律,每天都是自己准时起床,定点开始上课前的准备和课后的练习,而且自己的耐性也得到了改善。这个超长的寒假,我收获很多。”该校初三14班学生苏子昂说。
学生返校复学,家长们无疑大大松了口气,与此同时各种担心也在所难免。“不管是孩子还是家长,等到这一天的到来,都太激动了。”苏子昂的父亲苏留景笑着告诉记者,“我认为,在家学习时,不管是知识的接触面还是系统性,都不能和在校与老师授课相比,而且多数家长不能时时在家监督、辅导孩子,学生返校学习不管是对孩子还是家长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
“孩子激动坏了,昨晚学习完,她就开始翻找校服、准备口罩、整理书包,以往放假开学可没见她这么积极主动过。”望着已经蹦蹦跳跳进入校门的女儿,市民刘长伟笑着告诉记者,“原先还是有点担心的,但看到学校对待返校这件事这么谨慎,各项准备工作安排得这么周到,我彻底放心了!”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从菏泽市教育局获悉,我市各初中学校以开学两周为周期进行了物资储备。其中,牡丹区通过上级下拨和学校自筹等方式,共筹措口罩30.5万个、消毒液近2.5万升、肥皂7千余块、红外体温枪1070把、普通体温计7500余支,将全力保障学校教职工与学生入学健康安全。
市开发区共有8所初中学校毕业年级复学,各学校均成立了“学校—年级组—班主任—家长—学生”班级管控机制,及时掌握师生健康状况;建立全校师生疫情防控动态工作台账,对重点师生员工一人一档,进行跟踪回访。
少年归来,莫负时光。在这个特殊而令人难忘的年份,愿初三学子们做好防护、专心学习,让梦想发光,让青春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