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是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多亏了市里的创业贷款和贴息政策,才让我从创业初期的艰难中挺了过来,逐步发展到现在的规模。”3月13日,在菏泽高新区启迪之星(菏泽)孵化基地,中格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慧告诉记者,除了创业政策的帮助,孵化基地也为她搭建了很多合作平台。
在新旧动能转换中,全民创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增强发展活力、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关键举措。我市出台的新旧动能转换“十大工程”明确指出,实施全民创业工程,积极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充分释放人口红利,努力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目前,我市共认定创业示范平台73家,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亿元,扶持带动就业2.1万人;新增5.42万人返乡创业,领办创办经济实体1.88万家;共打造11处高标准返乡创业园区,累计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市、县级返乡创业服务站213家。
唱好创业主体“重头戏”
3月13日,在中格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来自伊朗的合作伙伴阿拜德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告诉记者:“我来中国已经四年了,以前主要是通过会展寻求商务合作伙伴,现在有了中格国际,就可以在线上推介我们的特产,感谢李总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合作平台。”
谈起公司的发展规划,李慧说:“除了线上,线下,我们的‘千城万店’项目也在开展中,过段时间,富有各国独特文化气息的农特产品、特色美食实体店就会遍及全国。”
我市加大对创业主体的培育力度,不断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对符合条件的各类小微企业、创业者和自主创业农民,发放1.2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2000元的岗位开发补贴,并提供最高额度分别为10万元、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提高了个人和小微企业的贴息标准,延长了贴息年限。”3月14日,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市就业办主任李迁向记者表示。
同时,我市全面开展以充分就业、积极创业、智慧就业、标准化服务为一体的“四型就业社区”和创业型城市、创业型社区创建工作,形成政府促进创业的工作推动机制,构建“半小时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圈”。目前,我市共有2处创业型城市(县区)、4处创业型街道(乡镇)经省验收合格,省级“四型社区”77个。
打好创业平台“服务牌”
菏泽高新区启迪之星(菏泽)众创空间工作人员朱玉苗告诉记者:“去年,我们通过举办 ‘星菏汇·启迪聚力走进菏泽暨创响新经济发展新动能’等活动,吸引众多来自清华大学、科研平台机构和实业板块的嘉宾来菏泽高新区交流对接,促成了高新区与清华大学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基地和山东省科技副职专委会等创新型机构的战略合作,为地方新旧动能转换工作增添新的动力。”
对不少创业者来说,一个好的平台往往比资金更能带动企业发展。3月14日,菏泽泰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汲志国向记者表示:“在鄄城县省级科技孵化器——佰灵科技园的帮助下,我们公司先后与两所院校建立了产学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打造以智能无人机、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信息平台、智能机器人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科技技术企业。”
我市广泛开展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返乡创业园区、大学生创业园区、创业大学等载体建设,认真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积极开展就业创业服务等工作。目前,全市共认定创业示范平台73家,其中省级创业示范平台6家,省级示范创业大学1家,市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25家。
用好返乡创业“组合拳”
“2010年,我怀揣建设家乡的理想,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在成武县开发区成立洋利电气有限公司,并致力于返乡创业工作,开启了我的人生新篇章。”3月14日,成武县党集镇居民刘贞銮告诉记者。从外出务工到返乡创业,再到建立返乡创业服务站引领返乡创业,这是刘贞銮的个人奋斗“三部曲”。 目前,刘贞銮的公司共有员工86人,2018年产能达1.5亿元。
我市是传统农业大市、人口大市,目前我市仍有145万人在外就业创业。这些人遍布全国各个行业领域,而且相当一部分人积累了一定资本,具有了一定技术、信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形成了菏泽得天独厚的人才储备库。
近年来,我市陆续出台《关于促进全民创业的意见》《菏泽市推进返乡创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菏泽市人才新政30条》等文件,鼓励吸引在外菏泽人返乡创业就业。挂牌成立了返乡创业承办银行,专项用于对返乡创业人员及创业项目的支持。
目前,我市共16.1万人返乡创业,领办创办经济实体6万家,带动45万人就业,签约返乡创业项目65个,投资额达384亿元。返乡创业已经呈现燎原之势,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成为带动就业的主渠道。
记者 马源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