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头高挂,时间已至晌午。在龚元中家串门的王大娘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唠家常,还没有走的意思。若是以往,老伴儿王福云心里就该犯了嘀咕:这午饭可咋管?不是抠门,这两口子的日子确实过得困难。
如今可不一样,到厨房打开电饭锅馏上馒头,切着菜,王福云朝客厅喊了句:一起吃吧。
今年春节前,郓城县陈坡乡西杨村贫困户龚元中和老伴儿王福云,在村里首批搬进了安居周转房,一下成了乡亲们羡慕的对象。
白墙灰瓦的小院在村里格外显眼,48平方米的房间,一室一厅一卫,家具齐全、干净整洁。“原来的三间土房住了大半辈子,厨房塌了也没钱整修,哪想过能住进这样的房子……”3月18日上午,73岁的王福云在家中看着电视,高兴地告诉记者。
75岁的龚元中身体不好,春节后还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女儿在县城务工,一家人生活困难。精准扶贫中,这些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一度成了奢望。
彩色液晶电视挂在墙上,客厅摆着沙发,卧室有现成的实木床和衣柜,厨房连电饭锅都给配上。春节前夕,老两口带着仅有的家当,搬入县里试点建设的安居周转房,在新房度过了新春佳节。
“靠自个儿盖新房,这辈子都不用想。这里冬天有电暖气,夏天有电风扇,看看俺这屋里的东西,都是政府给配齐的。”王福云带记者在房间看了看,指着地上还没开封的电风扇告诉记者。
三排安居周转房的小院里,住了5户人家,都是生活困难的老人,大伙儿没事的时候经常走动走动。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这里很快成了村里的“人场”,来家里串门的乡亲越来越多,小院里每天都很热闹。
村干部龚会山告诉记者,以前生活困难的老人,搬入新居后,都成了村民羡慕的对象,这个来家里看看,那个来院里瞧瞧。政府提供这么好的条件,大伙儿都想住进来,可咱们有制度,符合条件的才能入住。
“考虑到老人上下楼不方便,建设的安居周转房都是平房,一室一厅一厨一卫,水、电、卫浴等设施一应俱全,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验收。去年县里在陈坡乡3个村建设完成安居周转房,安置了18户生活困难老人。”陈坡乡党委副书记王琳说。
解决贫困老人的安居问题,改善生活条件的同时,搬入安居周转房的老人还有了意外之喜。王琳告诉记者,生活条件改善了,居住一个院子里,老人们互相有个照应,渐渐熟络起来。在该乡陈坡村安居周转房,一位已过花甲之年的老人,原来因为贫困一直自己过,现在找到了老伴儿共度晚年,生活幸福美满。
怎样使贫困群众老有所养、老有所居,郓城县创新安居扶贫模式,解决困难群众住房保障问题。2018年在11个乡镇、29个村规划建设安居周转房,安置农村困难群众231户、321人,开启“兜底脱贫”新模式。
为尽快让贫困群众搬进宽敞明亮的周转房,郓城县制定《安居周转房入住及生活设施配套意见》,明确入住人员范围、建设时间要求、生活必需设施配备和设施补助标准等内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按照单人户奖励补助资金6000元、双人户奖励补助资金7000元的标准,为安居周转房配备生活必需设施。
郓城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盯“老病残”住房安全保障,积极探索创新,有效整合资金,试点建设集生活居住、日间照料、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安居周转房。同时,为周转房集中建设配套卫生室、娱乐室、健身器材等功能性设施,进一步提升居住环境,确保贫困老人“住得下、住得好”。
春日的阳光洒满院落,透过窗户照在老人们的脸上,暖暖的很是惬意。安居周转房解决了农村鳏寡孤独老人的住房问题,迈出了乡村振兴第一步。
当然,他们今后的生活会更加充实,陈坡乡有服装加工厂,一些零活需要人工。把“扶贫车间”搬进安居周转房,成了村里镇里正在考虑的问题,让老人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针线活,挣钱多少不说,生活定会更有奔头。 记者 张 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