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未来在何方?
——我市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毕业现状调查
又是一年毕业季,经历了数载寒窗苦读,到了要告别校园、走进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刻。我市广大院校的毕业生们就业现状如何?对未来有什么样的职业规划?我市有哪些政策助力大学生就业?日前,记者就我市大学生毕业现状进行了走访。
已就业学生:初入社会积累经验也期待更好平台
日前,在山东省2018年高校毕业生招聘会(菏泽学院专场)上,菏泽学院大四学生闫德玺在比较了众多的用人单位之后,选择了曹县育英中学。家住郓城的闫德玺,填报志愿时听从父母的建议选择了师范类专业,临近毕业实习时慢慢喜欢上了在讲台上的感觉。“现在就想着先参加工作,积累经验,同时加强学习,进行考编和考研的准备。”闫德玺表示。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和闫德玺一样想法的毕业生有很多。菏泽家政职业学院的刘盼盼,2015级护理专业,通过学校搭建平台,在北京一家医院实习期满后,因专业素质过硬,通过了医院的招聘考试,留在了北京工作。但刘盼盼表示,在工作岗位上会不断加强学习,继续提升自己,期待有机会进入综合实力更强的医院工作学习。
菏泽学院2014级园林专业吕建旭已经与烟台的一家银行签约。吕建旭表示,由于自己学的专业和目前工作不对口,先在这个岗位上扎实地锻炼自己,多看书,多学习,等以后有了能力和经验可能会考虑自主创业。
菏泽职业学院2015级旅游系的陈莹,目前在菏泽康辉旅行社实习,还未正式毕业就规划好了自己的未来:“我学的就是旅游专业,所以下一步就想着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争取在旅游业做出点成绩来。”
“学校很多专业设置都考虑到社会和市场需求,目前我们旅游班和空乘班毕业生供不应求,比如空乘班很多学生都在北京找到了工作,旅游班大都进入了旅行社,就业形势还不错。”菏泽职业学院旅游系的负责人告诉记者。
未就业学生:选择很多继续择业或者考编考公考研
有的毕业生已经找到了工作,有的还在为找工作奔波着。
菏泽家政学院的王冉,刚刚结束在菏泽市立医院的实习。“我已经通过了护士资格证的考试,但因为证书还没有拿到手,我就在等待,有了证书会考虑参加一些大医院的招聘考试。”王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家住牡丹区胡集镇的王冉,父母希望她能就近工作。“咱们菏泽现在发展得也很好,潜力无穷,我会选择留在家乡工作,这样比较稳定,而且守在父母身边,也挺好的。”王冉告诉记者。
菏泽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的蓝晓宇,家在日照,但他已经考取了东明县国家税务局公务员。“公务员可以实现我自己的人生理想,可以让我向榜样学习,向模范看齐,父母也希望我有一个稳定的工作。”蓝晓宇说。在菏泽度过了四年大学时光,蓝晓宇说菏泽是自己的第二故乡,所以选择留在菏泽,希望与纯朴的菏泽老乡们,一起建设美丽的菏泽。
在目前就业竞争压力逐渐加大的形势下,考研成为许多应届毕业生的又一选择。
袁嘉利考取了湖南大学的研究生,她是菏泽学院2014级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学生。“关于就业的规划,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晰,但应该是做与专业相关的媒体工作。现在主要是想在研究生阶段多提升自己,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以及业务能力,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去实现自身的价值。到就业的时候,我相信只要自身的能力达到一定的标准,就能做自己想做的,要自己先做好准备,才能更好拥抱每一次机会。”袁嘉利表示,“刚开始择业的话工资方面不会要求太高,要有一个稳步提升的过程,重要的是一开始能够收获什么。公司的发展前景、自身的发展前景还有兴趣是要重点考虑的。”
多方努力 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
为积极推动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为各类企事业用人单位挑选优秀毕业生搭建平台,5月5日,山东省2018年高校毕业生招聘会(菏泽学院专场)举办,来自全国的450余家用人单位为学生提供21000多个就业岗位,18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
招聘会现场,不仅仅是各家企业在招聘人才,菏泽学院的各个院系也在向企业宣传本系特色,为毕业生就业寻求更多的出路。各院系分管就业的副书记、辅导员亲自到招聘会现场为毕业生出谋划策,指导就业。
菏泽学院招生就业处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周磊表示:“今年菏泽学院应届毕业生6398人,在当前就业环境较困难的形势下,菏泽学院就业主管部门和各院系充分发挥各自作用,及时解决学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就业工作合力,帮助学生就业。”
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宋颖在电脑前不停忙碌着。“这是山东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实名制登记系统,利用这个平台,我们为每一名进行报到登记的学生提供就业跟踪服务,对尚未就业的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由所在县区提供一对一的就业帮扶,直至其顺利就业。”宋颖说。
为给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我市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需求情况调查,研判就业形势,举办各类招聘会,为企业和高校毕业生搭建好双需平台。同时,积极开展就业见习工作,帮助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依托实名制登记系统,实施“就业服务与援助计划”,积极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一系列措施成效显著,切实推动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我市始终将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条重要渠道。“对首次成功创业的大学生给予1.2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2000元-3000元的一次性场地租赁补贴、最高10万元的免息创业担保贷款,用政策资金鼓励、引导和扶持更多大学生自主创业,2017年为大学生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4笔,共计720万元。”市人社局就业促进科科长甄君华说。 记者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