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市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分组审议侧记
日前召开的市十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全市农村移风易俗、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情况三项工作报告,审议了 《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草案)》,这些议题都关乎国计民生,引发了与会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的热烈讨论。
化工产业是我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带动力强,地位突出,对我市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忽视的是产业布局不合理、园区建设水平低、产品层次不高等问题困扰着我市化工产业进一步发展。对此,委员张中华建议,要明确市和县区化工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坚持科学规划、高点定位的原则,突出加强园区建设、培育新兴化工产业、以新技术新模式推动传统化工产业转型升级等三个重点,抓好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金融生态和化工产业发展环境优化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全市正在深入开展的农村移风易俗工作引发了委员们的热议。近年来,为促进乡村文明、社会和谐稳定,我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方法,积极探索有效模式,移风易俗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涌现出了一大批文明婚嫁、厚养薄葬的典型代表,但受传统观念影响,高额彩礼、大操大办、起坟土葬等现象依然存在,给工作开展带来了很大挑战。对此,委员马喜荣建议市人大常委会加强对移风易俗工作的监督,市、县区成立专门工作班子,真正把移风易俗工作当成一项重大工程来抓,坚持综合施策,加强宣传引导,强化标准指导,严格督导考核,发挥典型引领,引导树立文明新风尚。其他委员也一致认为,一方面要强化正面引导,倡导文明新风,营造移风易俗浓厚氛围;另一方面要加大负面曝光力度,对索要高额彩礼、大操大办、违规土葬、封建迷信等反面典型实行曝光,使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观念深入人心。
近年来,我市各级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坚持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资源环境、思想观念、技术路径等因素制约,生态循环农业建设中仍存在不少短板。委员任兰花建议,要深化生态循环农业法治理念,全面推进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建设,扩大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覆盖面,创新生态循环农业制度建设,强化生态循环农业监督检查,进一步推动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当天下午,委员们还对《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草案)》进行了第一次审议,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委员周美兰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队伍中专业人员稀少,建议条例中增加“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承、保护、管理等专门人才。文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部门制定符合行业特点的招聘标准和培训大纲,引进、培养社会专门人才。”其他与会委员也纷纷发言,对加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
审议中,委员们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理思路,谈看法,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会后,市人大常委会将根据委员的审议发言,将审议情况形成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及时交由市政府有关部门研究办理。 记者 张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