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武胜桥镇扶贫车间内,30岁的纪红玲在车间一角双手熟练地操作着,刚刚弄好的数据线半成品就堆放在她的左手边。纪红玲因为双腿残疾,无法像村里的其他人一样外出打工,在武胜桥镇扶贫车间打工,是她的第一份工作。
看到记者的到来,她停下了手中的活,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对记者说:“我的情况特殊,远的地方去不了,车间离我家就十几分钟的路程,在这里工作一年多了,每个月都能挣两三千块钱。”
武胜桥镇扶贫车间位于东明县武胜桥镇程庄村,占地300平方米,由返乡创业青年郝永波租赁,主要生产耳机、数据线等小型电子设备,每月营业额可达25万元。
“我之前是三星总部的管理人员,为了家里的孩子和老人,2012年决定回家创业。”郝永波毕业于天津大学理工专业,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以前因为工作原因,孩子上学换了好几个学校,再加上家中老人越来越需要人照顾,他选择了返乡创业。
2016年,郝永波看到扶贫车间遍地开花,就以每年1万元的价格租赁了武胜桥镇扶贫车间。“我现在是三星公司的二级供货商,产品主要销往青岛、常州等地。”郝永波说,“昨天还有一个日本的客户想要合作,生产丰田汽车上的数据线,先小批量接下了订单。”
郝永波的扶贫车间内有工人40人,其中贫困户11人。分类、剪线、拼组,每个人都紧张工作着。武胜桥镇马寨村村民霍永霞告诉记者:“一年下来能挣了两三万,这日子越来越有了盼头。”
据东明县扶贫办主任张中华介绍,东明县根据自身的产业基础,立足资源优势和市场前景,科学制定扶贫产 业 发 展 规划,紧扣“六个精准”要求,努力深化 “造血式”扶贫,引导贫困群众参与产业经营,充分调动市场经营主体积极性和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相结合,实现了产业发展和脱贫致富的共同推进,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扶贫开发道路。
看着日渐红火的事业,郝永波又有了新的打算,计划再承包一个扶贫车间,给更多的人创造就近就业的机会,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文/图 记者 张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