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菏泽市委党校 王善于
发展理念是发展的先导。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尤其是其中提出的协调发展理念,瞄准了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体现出了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协调发展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难题和矛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根本保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积累了许多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区域发展存在不平衡,东部沿海的率先发展与西部一些地区的相对滞后并存;人民生活水平存在不平衡,仍有7000多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公共服务供给存在不平衡,流光溢彩的都市与偏僻落后的乡村同在,农村人口、城市外来人口尚未平等享受公共服务;我国“硬实力”得到明显增强,但“软实力”仍待增强;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发展不协调问题也有所凸显。这不仅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制约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瞄准薄弱环节和滞后领域,加快把“短板”补上,树立并落实协调理念,促进发展平衡、增强发展后劲。
协调发展是我国深化改革、再次释放发展动力的内在需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利益结构板结化、利益差距扩大化、利益冲突明显化,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深水区,许多矛盾和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需要进一步通过协调发展来激活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宽发展空间。
树立和落实协调理念,必须坚持区域协同、城乡一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融合,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一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欠发达地区的小康,就谈不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就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的要求,推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支持特殊地区发展,如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培育若干带动性强的增长极。就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二是促进经济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发展一定要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共进。要着力改变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失衡问题,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要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三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