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记者 韩 波
近日,省、市文物局专家先后到菏泽学院图书馆进行文物普查认定工作,668种共计9409册图书被认定为文物,包括线装图书583种4505册、非线装图书85种4904册,其中有10余种明代文物资料、200余种清代文物资料及400余种民国时期文物资料。4月7日,牡丹晚报记者来到该校图书馆进行了深入探访,带大家来瞧瞧这些“老物件”。
馆藏文物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成化年间
据菏泽学院图书馆管理员杨秀臻介绍,在线装古籍中,历史最久远的文献是明成化五年的广文堂刻本《辍耕录》。《辍耕录》又名《南村辍耕录》,陶宗仪撰,是有关元朝史事的札记。陶宗仪自幼刻苦攻读,广览群书,学识渊博。元末兵起,避乱松江华亭,耕作之余,随手札记。作者对元代掌故、典章制度十分熟悉,尤其对元末东南地区农民起义状况耳闻目睹,因而所记较真实,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
牡丹晚报记者了解到,在9409册文物中,明、清时期的古籍线装书就占了37%,“因为年头久远,很多古书都已泛黄,更多的时候这些书总给我一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感觉。”杨秀臻说。
《草木春秋》等文献或可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参与文物认定工作的专家称,该校图书馆的古籍文献中,明末清初存古堂刻本《草木春秋》,明世光堂刻本《惺斋五种》、《瑞筠图》,清康熙四十四年刻雍正印本《渔洋诗集》等文献尤显珍贵。
在清乾隆癸酉世光堂刻本中,亦有对《瑞筠图》的记载,刻本首牌记题“西湖惺斋臞叟偶编,新曲六种”,分别为《无暇璧》、《杏花村》、《瑞筠图》、《广寒梯》、《南阳乐》、《花萼吟》,而该校图书馆收录的明世光堂刻《惺斋五种》、《瑞筠图》的出版时间早于清乾隆癸酉世光堂刻本,历史更为久远。
“咱们的珍贵古籍绝不止这几部,本次认定重在文物和非文物,没有定级别。菏泽学院以后还可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让专家来为古籍定级。”参与认定工作的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张颖说。
(责任编辑 羊莹春)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