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实施精准扶贫见闻
新华社记者 徐金鹏 娄辰
春节前,记者走访了山东扶贫攻坚“主战场”菏泽市,对当地的“扶贫图”留下深刻印象。这张地图标示了全市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和帮扶信息,且精准到一家一户。据当地干部说,这张“扶贫图”成了推进扶贫攻坚的“总指挥”。
“就像犁地一样把全市犁了一遍”
“菏泽市扶贫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记了近千个村庄,备注栏里还有这些村庄的“贫困信息”。电子版的地图标注更为详细,例如对牡丹区马岭岗镇西段村的描述是:贫困户140户,贫困人口488人;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为零;种植业结构单一,没有特色支柱产业;群众思想观念陈旧。
对这个村贫困户段书勤家的描述是:5口人,一人患有长期慢性病,丧失劳动能力;房屋为1987年建,有耕地5.5亩;2013年收入3000斤小麦、3000斤玉米,人均收入2324元。
真有这么精准吗?记者带着问号实地走访段书勤家时看到,院子围墙倒了一段,用木棍扎个篱笆。3间瓦房里,1张床和1个立柜是仅有的家具;两条绳子上搭着几件不同季节的旧衣服。厨房里,两个砖垛子上横一块木板,既当案板又当餐桌。寻遍全家无一件电器。
精准识别是实施精准扶贫的前提。鄄城县左营乡郭集李庄村贫困户李同起对记者说:“干部来调查的时候,几口人,几个劳动力,几亩地,种得是啥,有没有副业,收入咋样,房子啥样,还有啥值钱东西,问得可细了!”
村干部补充说,入户调查只是第一步,还要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横向对比、评议、投票,40多名群众代表嘈嘈三四天,才确定贫困户名单,公示后没有一个提意见的。
菏泽市扶贫部门工作人员说,识别贫困户“就像犁地一样把全市犁了一遍”,“扶贫图”就是其成果,共识别出贫困户80.7万户,贫困人口259.6万人。
措施、时间、责任人一清二楚
“扶贫图”还明确了贫困村的帮扶单位是哪个、帮扶措施是什么,还有具体的实施时间和责任人。例如,巨野县太平镇河王庄村的对口帮扶单位是省科技厅,帮扶措施之一是帮助贫困户建设养猪基地,实施时间是2014年建成投用。
记者近日在这个村看到,一排6个冬暖式养猪大棚,每个大棚有10个猪圈,几天前第三茬仔猪刚刚入栏。
村干部说,养第一茬猪的时候,为了公平,每户分一个猪圈,各养各的,结果进进出出的人太多,没法防疫,死了不少猪。从第二茬开始,明确猪圈的所有权由贫困户按股持有,经营权统一发包,贫困户优先选择,剩下的也可以承包给村里的其他能人。每承包一个大棚每年要缴5000元租金,这个租金就是贫困户的后续发展基金。
养殖户王学组正在给猪配食,忙了一上午,疲惫的脸上却难掩兴奋。他说,除去租金、饲料等各项成本,刚出栏的那茬猪净赚1万多元,“加上原来5亩地的收入,咱也能抬头走路了。”
牡丹区西段村的帮扶措施是“放母还羔”,就是发给贫困户3只母羊,将来收回3只小羊,再发给其他贫困户。村委会与贫困户签协议:发放的母羊不准私自卖掉,否则照价赔偿,以后也不再帮扶;拒不上交小羊的,收回母羊另作安排;制造被盗假象或故意致羊死亡,除照价赔偿外,永不扶持,还要追究法律责任。
在段书勤家院子的一角,有个用木棍扎成的简易羊圈,里面圈着大小9只羊。段书勤说,3只母羊已经还回去了,剩下这些就是最值钱的家产。“1只羊就是1亩地,有这几只羊,我家脱贫就有希望。”
扶真贫、真扶贫,帮扶一户、脱贫一户
“扶贫图”用3种颜色对贫困村进行标记:红色代表正在帮扶的村,黄色代表已列入帮扶计划,绿色代表尚未帮扶。
当地干部说,精准扶贫就是要“扶真贫、真扶贫”,帮扶1户、脱贫1户,但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譬如,发展产业是最有效的扶贫方式,但是有的产业进入门槛比较高,“真贫”的人参与不进来,扶贫措施与“真贫户”出现了错位。
巨野县大义镇依托一家肉鸭加工企业,发动贫困户养鸭。小徐营村贫困户马士全说,建个1万只规模的标准鸭舍,要一次性投入10万元-15万元。“这对我来说可不是小数目,要是建不起鸭舍,啥也谈不上。有能力建鸭舍的,反而是那些不贫困的人。”他说。
为了让扶贫措施和真正的贫困户对接起来,巨野县扶贫部门与这家企业约定:贫困户自筹一部分资金,缺口部分由企业垫付;贫困户将来用鸭子作价,分批还给企业。作为条件,扶贫部门给予企业协调贷款、贴息等扶持。
在企业的帮扶下,马士全建了一个1.5万只规模的鸭舍。他个子不高,说话中气十足:“建设资金都是企业出的,我卖一批鸭子还一部分,现在已经还完。这个鸭舍已归我了,往后赚的钱都是我的。按现在的行情,一年能赚10万元。要是再统计,我就不能算贫困户了。”
据了解,菏泽是山东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市。2014年,全市实现减贫31万人,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新华社济南2月27日电)
(责任编辑:范卉蕾)
更多评论,欢迎到菏泽论坛参加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