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区经济社会十年回眸 ——中国菏泽网
菏泽网首页 | 今日齐鲁 | 国内 | 国际 | 社会 | 财经 | 房产 | 汽车 | 娱乐 | 健康 | 专题 | 图片 | 论坛 | 县区 | 菏泽日报 | 牡丹晚报

牡丹区经济社会十年回眸

2010-11-28 23:19:07 来源:菏泽日报

  

  

  十年砥砺铸辉煌

  

  ——牡丹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十年回眸

  

  记者 李玮 张宇 通讯员 王凤起 李德安 郜玉华

  

  开栏的话

  

  我们即将迎来撤地设市十周年。十年来,伴随着伟大祖国改革发展的前进步伐,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菏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迎来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经过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化,工业经济结构趋于合理;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财政收入较快增长;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对外开放环境日益成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口素质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精神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为庆祝撤地设市十周年,本报从即日起开设“跨越:庆祝菏泽撤地设市十周年”栏目,对我市十年来取得的成就进行深入报道。

  

  从2001年到2010年,牡丹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一年一大步,十年写辉煌。

  

  这10年,是牡丹区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协调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的10年;是牡丹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快速推进的10年;是牡丹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大跨越,城乡面貌发生沧桑巨变的10年;是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是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10年。

  

  高新技术产业区崛起

  

  撤地设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划归市级管理,牡丹区的工业如何发展,面对新的挑战,区委、区政府毅然作出了在西部建设牡丹工业园区的决定。如今,牡丹区工业园区以步长制药、睿鹰制药、华信制药、誉衡药业为代表的生物医药发展迅猛,以华盛荣镁合金、广源铜带、中厦电子、宏瑞新材料等企业为龙头的新型材料快速崛起,以米老头、巧媳妇、兔八哥、远东海创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产业渐成气候,三大产业特色鲜明,工业集群化发展模式日渐显著,该园区已经入围中国县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百强,被批准为省级生物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牡丹区区长丁志刚说:“2001年撤地设市,给牡丹区提供了发展的新机遇,通过招商引资,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狠抓工业园区建设,坚持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10年来,牡丹区的工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产业异军突起,亮点纷呈。”

  

  10年间,被誉为朝阳产业的生物医药产业,在牡丹区发展尤为迅猛,呈现出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显著特点,许多项目都填补了国家空白。投资5亿元的誉衡药业研发的银杏内脂B注射液,是我国银杏类制剂中的首个国家级一类新药,也是世界上唯一的银杏单体注射液。睿鹰先锋制药公司先后完成科技成果60余项,其中30项通过省级鉴定,8项为国内独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科技成果填补国内空白,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抗生素原料药生产基地。步长制药集团研发生产的国内独家品种丹红注射液,获中国专利金奖和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药品类仅此一个),单品种销售突破17亿元。目前,全区已引进生物制药及医疗器械、医药设备等相关配套项目36个,其中步长制药和睿鹰制药跻身全国制药企业百强。

  

  10年间,新型材料产业发展为牡丹区工业经济又一亮点。该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瞄准高端产业和抢占产业高端,使该产业快速膨胀。目前,投资50亿元的华盛荣镁合金项目,拥有18项国际先进专利技术,其宽幅挤压技术填补世界空白,建成达产后,将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全球知名的镁合金生产加工基地。中厦电子公司已成为国家“十一五”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敏感智能新材料的研发被列入国家“863计划”,10项专利技术产品的科技含量居国际领先地位,占国内同行业相关专利的50%。宏瑞超高温纤维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氧化钇、氧化锆系列产品,广泛用于航空、导弹、火箭、卫星等高科技领域,其氧化锆陶瓷纤维及增强的磷酸盐基宽带透波复合材料被列为国家“863”计划。广源铜带公司曾起草发布了3个汽车散热器铜带国家标准和1个试验标准,新研发产品挠性电子铜箔厚度仅为0.006毫米,是生产挠性覆铜板的核心材料,填补国内空白,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目前,全区新材料研发生产及相关企业已发展到16家,预计到2012年,主营业收入可突破百亿元,利税20亿元,成为全区的新兴支柱产业。

  

  10年间,工业成为牡丹区经济的擎天柱,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02户,比2001年初净增加145户;一二三产业比由2001年的39.2︰24.8︰36优化为目前的20.1︰44.5︰35.4,工业发展创造了“蛹化成蝶”的神话。

  

  牡丹新城耸起

  

  这10年,牡丹区的城市建设是如诗如画,一座座高楼鳞次栉比、拔地而起,一个新的牡丹城在菏泽城区的西部崛起。自2001年以来,牡丹区按照“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工作思路,以打造“林海、花城、水邑、商都”生态园林城市目标,年年都有新亮点,处处都在换新颜。

  

  10年前,最能代表城区西部标志性的建筑就是牡丹体育场,而如今,时代奥城、中富奥斯卡春城、景昀园等一个个配套齐全、功能完善的高层小区拔地而起,到处展现着大都市的新气象。

  

  这10年,招大引强,打造城市名片,牡丹区城市经营理念发生着显著的变化,打造城市综合体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理念的嬗变,给城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特别是今年以来,先后实施投资过亿元市场和房地产开发项目56个,规划建筑面积90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近200亿元。投资35亿元的牡丹园片区工程、投资25亿元的中国牡丹商贸城、投资15亿元的时代奥城、投资10亿元的在水一方、投资7亿元的中富奥斯卡三期、投资5亿元的龙田名郡等一大批项目正在紧张建设。

  

  这10年,牡丹区城区已形成“三环两轴十纵八横”网络化道路格局,共翻修道路240余公里,新修道路130多公里,铺设长江路、中和路等10余条道路污水雨水管网,实现了地下循环给排水格局;供排水、电力、电讯、燃气等各种配套设施齐全;实现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208.14公顷,园林绿化面积1021.4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36.61%。城区主干道拆墙透绿率100%,公园,绿化广场,街头绿地已达50多个,体育休闲器材遍布大街小巷,街头绿地景观竹林星罗棋布。

  

  这10年,是牡丹区建设商贸物流基地成效最显著的10年。鲁西南建材市场、牡丹商业广场、花都百货大市场、香格里拉国际广场、海联商业城、名茶名酒大市场、义乌商城等20多个过亿元的服务业项目建成营业。牡丹花木、沙土萝卜、大黄集粮食、胡集牲畜皮毛等农村特色专业市场初具规模,城乡各类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到160多处,形成了轻纺服装、五金建材、电子电器、塑料制品、机动车配件、农副产品等12大类市场集群,年交易总额过百亿元,其中过亿元的18处。

  

  牡丹区小留镇后袁庄村是全市第一个进行新农村改造的试点村。目前,全区已启动40个村庄改造,完成安兴兴安嘉园、沙土裕鲁家园等16个新村建设,启动了胡集徐庄、马岭岗司庄、小留张庄等18个新村建设;完成16个乡镇办事处和61个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全区完成小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20多平方公里,小城镇人口达10多万人,小城镇道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农业产业化硕果累累

  

  10月7日,是国庆长假的最后一天。在牡丹区马岭岗镇穆李村,记者看到了各地来的游客,小轿车占满了街道。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林说:“每天车辆300多辆,吃饭的不下100桌,假期接待游客3万多人,老百姓收入150多万元……”现代旅游农业着实给穆李村带来了实惠,也向社会展现着牡丹区农业发展的成果。

  

  10年间,牡丹成为牡丹区农业产业化最艳的特色,2006年以牡丹区牡丹办事处为中心规划了半径35公里的牡丹产业区,选择14个乡镇集中栽种牡丹,并围绕纬一路两侧,建起了牡丹种植产业带,为牡丹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奠定了较好的基础。2000年规划建立牡丹资源圃和牡丹基因库之后,先后完成 “牡丹芍药鲜切花”、“案头牡丹培养”等50多项技术研究。牡丹更是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高起点规划牡丹产业基地,为牡丹的深度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坚实基础。

  

  10年间,牡丹区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快速发展。全区明确了扶持做大做强以棉花精纺、果蔬保鲜、牡丹生产、医药制造及畜禽加工等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的思路,佳美食品、鹤福食品、裕鲁西达、天邦粮油、旺达养殖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了蓬勃发展。其中旺达畜禽养殖公司跻身全国养猪行业百强,2008年被商务部指定为“生猪活体储备中心”,带动周边3000余农户发展养猪,带动养殖户增收5000元。全区10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143家,其中8家支撑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82亿元,利税3.77亿元。

  

  这10年,也是牡丹区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最多的10年。全区村村通达到99%,累计通自来水人数达41%以上,累计建沼气池8000座,有效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清挖田间沟渠、埋设涵管和治理河道,防灾减灾能力大幅提高。目前,全区已建成蓄水工程22处,总蓄水量140万m3;引水工程12处,电力提水工程15处,人畜饮水工程8处;各类水利设施达36处,有效灌溉面积达4万亩。

  

  发展蛋糕大块切给民生

  

  市委常委、牡丹区区委书记尹玉明说:“发展经济是为了改善人民生活,经济发展了,就应该让牡丹区百万人民共同享受发展的成果,这10年,是牡丹区财政在民生投入最多的10年,人民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10年来,牡丹区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逐年加大,教育公平、居民就医、城乡就业等民生工程顺利推进。牡丹区自2001年起,对全区中小学进行布局调整和教育资源整合,实行资金向农村倾斜的政策,投入资金近3亿元进行学校改造和新建。从2008年开始累计投入资金1400余万元全面启动了“两热一暖一改”工作,仅近三年,用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就达5000余万元。卫生惠民工程硕果累累,农村新农合参合率逐年提高,今年达到99.8%。1—9月份,该区农民累计报销279.23万人次,报销总额1.01亿元,受益率297%。城市居民健康建档率达90%以上,农村达30%,健康教育、老年人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已步入正轨。

  

  10年来,牡丹区完成了全区农村五保对象和敬老院的普查,投入资金进行硬件建设,并落实了相关保障措施,该区紧抓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县区的契机,迅速在全区启动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及时对全区11.6万名符合条件的农民办理了基础养老金。优抚工作投入资金将残疾军人、复员军人、烈属等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患重病住院的优抚对象进行大病救助。近年来,牡丹区积极开展“保民生、促就业”系列活动,仅今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68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80人,困难群体再就业1298人 ,全区输出农村劳动力19万人,目前纳入牡丹区代理的务工人员2.1万人,有1.6万人参加了牡丹区的工伤、养老和医疗保险。

 

(责任编辑:正强)


发送DZHZSJB到10658666


订阅菏泽手机报 菏泽新闻早知道

  凡未与本网签订书面协议的网站,不得转载本网及菏泽日报、牡丹晚报所属各媒体电子及平面的稿件与图片,特此郑重声明。部分网站的侵权行为,如擅自转载、更改消息来源以及抄袭等,本网将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相关责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版权声明 | 网上订报 | 网上投稿 | 不良信息举报 | 招聘版主
中共菏泽市委外宣办 菏泽市政府新闻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 SEO技术服务QQ:451652942
Copyright© 2004-2015 heze.cn All rights reserved.中国菏泽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