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1日
第A05版:魅力单县

故黄浪卷千秋事 史韵文光一脉牵

黄河故道民俗文化演出

黄河故道传承至今的敬老花馍

黄河故道“老子隐居故里八卦园”

在单县林台民俗文化村,“黄河人家”主题景点展陈古代黄河先民农耕、生活器具器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厚重而璀璨的黄河文明及故道文化。

《黄河志》记载,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改道二三十次,重大改道就有6次。

明代中后期至清代前期中期的持续治理,让河南兰考以下包括菏泽段在内的黄河河道相对安澜。但清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封丘县铜瓦厢决口,改道大清河,结束了700多年由淮河入海的历史,重回渤海湾,这次重大改道留下了如今的黄河下游故道——咸丰故道。广义而言,黄河曾流经的河床及遗留故道,都可称为黄河故道。

清代遗存的黄河故道,有一大段横亘菏泽市曹县、单县,绵延至安徽、江苏,其不仅是鲁与豫、皖的自然分界线,更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生态湿地,被当地人赞为“绿色长廊”与“绿色氧吧”。

在黄河夺淮的700年间,人们与黄河顽强抗争,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迹。黄河遗存的河床与堤防绵延720多公里,像贾鲁河故道、太行堤遗址等闻名遐迩,单县境内的浮龙湖、老潭坑等星罗棋布。单县流传的“秦始皇跑马修堤”故事,所修老山堤更是黄河设防的重要防线。此外,故黄河沿线的闸坝、渡口、官署、庙宇等遗址,都具有极高的文物与科技价值。

黄河故道不仅有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丰富。神话传说、民间艺术、传统饮食、民俗节庆等精彩纷呈,民间手工艺更是美不胜收,以特定字眼命名的古村落数不胜数。

单县曹庄乡郭院自然村位于古代重镇林台遗址之上。明朝时,林台濒临黄河,是文化、贸易中心与漕运重镇,后因黄河泛滥被淹。如今,单县文物保护部门将林台遗址保护起来,建成古林台民俗文化村,展出近万件故黄河文物,展现了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故道文化遗存是黄河历史与文明的重要部分。正如单县历史文化研究者王庆云所说,全面记录黄河故道历史,保护传承其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文物部门应调查保护相关遗存,建设黄河故道博物馆,让黄河文明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文/图 通讯员 刘厚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