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敏静
4月8日,交警支队政委赵洪科做客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介绍全市公安机关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情况,并现场接听群众来电,解答群众关切问题。
全力保障
牡丹节会出行畅通
为应对牡丹节会旅游高峰带来的交通压力,菏泽交警在牡丹园周边设置74处执勤点和1个机动组,日均投入警力预计376人,执勤点位数量、警力投入量同比分别增长33.6%、34.5%。
针对可能出现的交通拥堵,各辖区大队遵循“疏堵结合、远端分流,中端管控、核心控制”原则,在牡丹园最外围设置30处远端截流点。优化牡丹园周边信号灯配时41处,增设停车引导标志11处,并结合交通指示标志标牌、高德地图平台等,提供全方位实时交通诱导服务,确保游园车辆快速到达停车场。同时,安排警力引导行人至过街天桥,避免人车混行造成拥堵。
六条措施
助力牡丹节会交通
牡丹节会期间,外地车辆较多。为确保交通安全顺畅,为外地游客提供便捷、人性化服务,菏泽交警继续落实服务牡丹节会六条措施:对外地来菏车辆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以及在宾馆、酒店周边道路临时停车未造成交通拥堵的,只进行纠正劝导,不予处罚;外地来菏车辆因对路况不熟悉,驶入单行、禁行道路的,不予处罚;外地来菏车辆在高速公路匝道口或城市道路右转专用车道右转时,短距离骑跨占压分道线,未影响道路通行和交通安全的,不予处罚;外地来菏非营运车辆强制保险逾期,经执勤交警当场指出,违法行为人立即纠正、消除违法状态的,不予处罚;旅游客运车不受城区道路禁限行规定限制,可驶入市城区和各县城区景点区域道路;来菏进行商贸活动的单位和企业需要公安交警部门提供服务的,交警部门全力做好车辆引导服务工作。
同时,深化道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模式,在菏泽市范围内(7:00—19:00),对碰撞、剐蹭、追尾等轻微财损交通事故且不存在酒后、无证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通过交管12123APP全程线上处置,实行事故快处快赔一次办结。
“五一”前
完成信号灯修复工作
有市民反映,市中华路与科技大道交叉口等多个路口信号灯不亮。
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城区部分路口确实存在机动车信号灯或人行信号灯不亮的情况。经公安交警部门排查,原因是地下管道损坏、信号灯线缆短路或接触不良。今年2月份,公安交警已完成地下管道修复项目招标工作,施工单位正在办理道路开挖相关手续。
目前,人民路与中山路交叉口、中山路与桂陵路交叉口正在施工,其他路口将陆续施工,预计“五一”前全部修复完成。
全面深化便民利企服务
在便民利企服务举措上,菏泽交警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新增机动车服务站7个,47个乡镇中队开通车管业务,市城区人员密集区域均建设了“微型车管所”,业务范围持续扩大,服务机制日益健全。
在驾考业务方面,简化流程并推进考场建设,使群众在县区即可完成报名、考试、领证流程,目前全市10个县区均实现小型汽车和摩托车全科目考试。
各县区成立交通事故“道交一体化”服务中心,人民法院、司法行政、保险协会直接进驻基层大队事故处理大厅,当事人无需“多跑腿”,便可通过调解、救助、诉讼等多种渠道处理交通事故。同时,推进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当事人仅需拍摄事故现场照片便可线上定责,大大提高了事故处理效率。今年以来,共通过快处快赔渠道处理轻微交通事故4059起。
今年一季度
全市交通安全形势向好
今年一季度,菏泽交警致力于营造良好交通出行环境,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服务指数与辛苦指数,换取群众幸福指数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数据显示,全市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财产损失分别下降19.8%、3.6%、16.6%和27.8%,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在打造安全畅通道路通行环境方面,菏泽交警开展“春季守护”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紧盯事故、违法多发易发重点路段和“一早一晚”重点时段,共查处易肇事肇祸重点违法68.21万起。其中,客车超员724起、货车超载1898起、酒醉驾1578起,有效净化了道路通行秩序。在市城区主要路口,智能机器人“菏泽小安”投入使用。借助AI识别、大数据分析技术,“菏泽小安”对电动车未佩戴头盔、闯红灯、逆行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实时警示、劝导,同时不间断向过往群众宣传交通法规;投入使用以来,日均劝导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2.4万次,非机动车、行人违法量下降60%。
菏泽交警深化隐患治理,对全市道路开展起底式、全覆盖大排查。共排查道路交通安全隐患2.98万处,已整改2.95万处。在源头监管方面,全国首创“重点车辆风险减量动态监测平台”,将全市4.5万辆“两客一危一货”车辆纳入监管范围。目前,重点车检验率、报废率及重点驾驶人换证率、审验率均达到99%以上。涉及重点车辆的违法量下降68%,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0.17%、9.43%,保险赔付率下降7.3%。此外,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213场次、巡回宣讲180场次,曝光终生禁驾人员36人、高危风险运输企业252家、典型事故案例24起,营造了安全出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