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08日
第A06版:牡丹花开 菏泽蝶变

“牡丹出海”讲述菏泽故事

赵建修时常想起当年帮泰国人民试种牡丹的往事

菏泽牡丹到了佛光山

□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姜培军

牡丹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是最具代表性的本土花卉,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文化符号。近年来,我市立足牡丹资源禀赋,深入挖掘牡丹“美美与共”价值理念,积极打造具有亲和力的对外传播文化符号。一朵朵牡丹花,架起了对外沟通的桥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菏泽篇章。

牡丹花开 菏泽有请

3月28日,2025世界牡丹大会韩国分会场活动在韩国骊州市举行。自2002年起,韩国从菏泽引进10万余株牡丹,截至目前累计进口牡丹已超百万株,双方在品种改良、技术攻关等领域交流密切。

骊州市地处韩国中部,与菏泽市在牡丹产业发展方面合作基础广泛。骊州市市长李珫雨表示,将于近日带队访问菏泽市,期望借此契机,将牡丹和芍药产业培育为骊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与菏泽市共同探索牡丹与芍药产业的新发展机遇。本次活动以“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为主题,致力于推动中韩牡丹产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开幕式上,韩方带来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菏泽市则精心筹备了精品牡丹、牡丹产品、牡丹工笔画、牡丹文创及牡丹艺术摄影等多个展览。

今春以来,菏泽“花事”繁盛。当地时间2025年3月29日,由美国贸易发展委员会和美国国际文化艺术联合总会联合主办,菏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特别支持的“魅力中文·联合国中文日”大型文化活动走进美国洛杉矶。本次活动以“牡丹花开 菏泽有请”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展演,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国牡丹之都”的独特魅力。活动现场劲吹“牡丹风”。著名旅美画家丁仲修现场挥毫创作《中国牡丹之都》,以精湛技法展现菏泽牡丹的倾城之姿;非遗面塑大师时振山巧手制作的牡丹花艺作品栩栩如生,引得中外嘉宾驻足观看。“菏泽牡丹非常漂亮、迷人。”美国贸易发展委员会主席加利·怀特表示,“我们愿意架起桥梁,让世界看见菏泽之美,让更多人了解、走进这座‘东方花都’。”

不久前,尼日利亚《西非华声报》、南非《非洲时报》和匈牙利《联合报》分别刊发了《到菏泽,遇见“国色芳华”》。当电视剧《国色芳华》的热播将牡丹的雍容华贵推向广大受众时,菏泽牡丹正以文化符号与经济引擎的双重身份,掀起一场跨越千年的“出海”浪潮。

牡丹广受民众喜爱且寓意美好,是最具代表性的本土花卉,也是极具中国特色的对外传播文化符号。一朵朵牡丹花,架起了对外沟通的新桥梁,牡丹之美惊艳世界、牡丹之谊遍及全球。

一朵牡丹打开“世界之窗”

牡丹是菏泽最靓丽的名片,菏泽人民世世代代种花爱花、崇花敬花。菏泽始终坚持把最美的牡丹带给世界,热切期待与大家共同观赏、共同传递牡丹之美,努力架起深化友谊的“牡丹桥”,共同谱写更精彩的发展华章。

据了解,“牡丹名片”早在唐朝时就享誉东瀛三岛。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兴起,中国的纺织品和瓷器传入欧洲。牡丹作为纺织品、刺绣和瓷器图案的重要内容,当时便引起欧洲人的注意。不过,他们认为,与龙、凤等形象一样,牡丹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文化符号,并不存在。直到165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代表来到中国,亲眼看到了牡丹,回国后有人对此做了报道。这是有关西方人看到牡丹的最早记载。

又过了一个多世纪,大约在1786年,英国邱园主人约瑟夫·班克斯读了这篇文章,并看了许多中国画,对牡丹产生了兴趣。他让东印度公司的外科医师亚历山大·杜肯在广州为他收集牡丹,随后将牡丹送到邱园。1789年,这些牡丹中有一株开出了高度重瓣的红色花,这便是最早引种到欧洲的中国牡丹。

那时出现在广州的牡丹应为催花牡丹,在当时的中国,唯有山东菏泽的花农到广州催花,因此,1656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贸易代表看到的牡丹,应该为菏泽催花牡丹。1786年在广州收集的牡丹,也应该为菏泽催花牡丹。1789年,欧洲大陆开出的第一批牡丹花,正是经广州引种的菏泽牡丹。

菏泽牡丹出口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1963年,原菏泽县赵楼公社赵楼大队特产队向朝鲜出口牡丹2000株、向苏联出口3000株,包括赵粉、葛巾紫、胡红、紫二乔、蓝田玉等数十个品种。

作为吉祥、富贵、和平、友谊的象征,牡丹为不少国家人民所喜爱。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口到苏联、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国家的牡丹,便充当了友谊使者的角色。改革开放以来,日本、泰国、美国、法国、荷兰、德国等国家纷纷引种菏泽牡丹、建立牡丹园。

1992年,菏泽牡丹参展法国波尔多国际花卉博览会,并获得唯一的银质大奖,在中法、中欧牡丹交往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993年,山东省外办援助泰国王室“山地开发计划”,由菏泽赠送50个品种200株牡丹,帮助泰国北部安康山附近居民试种牡丹,发展经济。当时,菏泽牡丹专家赵建修随行指导种植牡丹。“这些牡丹栽种到泰国北部安康山农场。”赵建修回忆。牡丹实验田选在泰国海拔最高、气温最低的山上,牡丹栽种在一个大棚内。赵建修手把手指导当地技术人员学习牡丹栽培技术。牡丹全部成功开放,泰国王室和当地农民都非常满意。

2016年春节期间,菏泽2500株牡丹越过台湾海峡,在宝岛美丽绽放,给台湾同胞带去了富贵和吉祥。

2020年6月,正当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时,2500株菏泽牡丹在日本佛光山法水寺如期盛开,给同处疫情中的日本人民带去吉祥和希望。

近年来,我市策划发起“牡丹出海”计划,高规格举办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先后在荷兰、日本、韩国设立牡丹节会海外分会场,在保加利亚等国建设海外牡丹园,在巴西、马来西亚、罗马尼亚等国成立牡丹文化海外传播站,面向全球举办“花开盛世”牡丹系列奖评选活动,用中国工笔画的形式共绘“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的国花之美,打开了世界人民了解牡丹、了解中国的“牡丹之窗”。

如今,“让世界爱上菏泽牡丹”已经成为菏泽牡丹节会的主题,也是菏泽牡丹对外宣传推介的“金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