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4日
第A07版:览九州

编造身世博同情 卖惨摆拍牟暴利

百万粉丝网红直播现场被抓

编造虚假场景人设,无底线带货营销,一直是整治网络乱象的一个重点。一些主播为了追求“泼天的流量”,打造悲惨人设,博取同情,无底线追求关注,也触碰了法律的红线。

■设骗局

“小小努力生活”身世都是编的

拥有百万粉丝的网红“小小”,她的流量密码就是卖惨。

9月4日,“小小”照例在晚上7点准时开播,在线观看直播的人数一度达到4000余人。就在她推广一款凉皮时,窗外忽然传来狗叫声,直播也毫无征兆地结束。此时,屏幕外,民警们出现在小小的面前。

警方为什么会找到小小?这还要从她发布的视频说起。今年7月,沈阳市沈北新区的民警在网上巡查时关注到小小的视频与直播,根据警方的调查,小小今年4月开设视频账号,主要内容就是讲述“她被亲生父母抛弃、被养母和奶奶收养,奶奶因病去世,姐姐因火灾去世,养母经不住打击精神分裂,养父夺走火灾赔偿款并拒绝抚养自己和养母”。截至7月,小小的账号共累积粉丝70余万,随后她开始直播。

小小能够迅速涨粉,与她在直播中展示的家庭冲突,比如和养父追讨抚养费、为养母看病等密不可分。当直播间聚拢较多粉丝后,小小开始卖货,所卖物品也与她所描述的个人经历有关。

沈阳市公安局沈北新区分局网络安全保卫大队副大队长魏国亮说,打个比方,主播说她父亲把100余万赔偿款带走了,出去做生意没做好,赔钱了,现在积压好多货。为了把钱追回来,把货变成钱给她妈妈治病,虚构一个情景。好心的叔叔阿姨粉丝们就说是什么货,她就放个链接,大家出于对小小的一种同情,就下单去买这个货。

■博同情

直播带货两个月获利5万余元

小小通过直播带货,仅7月、8月两个月就获利共计5万余元。直播间的商品在质量、价格以及宣传上并未出现明显的问题。可在这些直播视频中,警方发现存在着一些反常的情况。

警方发现,小小会和养父在镜头前激烈争吵,而等到小小和其他人连麦或者直播带货时,原本激烈的争吵会立刻停止。

真正让小小露出破绽的,是她提到的报警经历。沈阳市公安局沈北新区分局道义派出所副所长冯冕说,小小编造她带着母亲干活时,给母亲身上绑了一根绳子,被一个坏人给剪断,剪断之后她报警了,案件一直没有破,通过网络的力量,号召这些粉丝积极帮她想办法。这就是一种“带节奏”,这些东西明显违背常理。

为规避平台监管,小小用“帽子叔叔”指代警察,用“加号”指代医院。而在直播中,这个剪断绳子的“神秘人”也现身了,与小小进行连麦并承认错误。与所谓“坏人”连麦的环节,小小愤怒的同时,也不忘与网友互动,粉丝们纷纷声援小小,并为她出谋划策。然而根据警方的调查,这一警情并不存在。不仅如此,小小还虚构了另外两起警情。

由于小小的行为涉嫌谎报警情,今年9月4日,警方找到了正在直播中的小小。

■假人设

亲妈扮养母、废弃危房里直播卖惨

根据小小的供述,警方了解到,她虚构的不仅是三起警情,关于身世、年龄、亲属关系等等,全部都是杜撰出来的剧情。

在沈阳市沈北新区郎家寺村一处废弃的民宅里,警方找到正在直播的小小。据了解,小小本名为肖某,今年已经29岁,在视频平台上讲述的个人经历均为虚构。

视频中出现的养父、养母、老姨,由现实中肖某的父母和姑姑所扮演,她的养母也并没有精神疾病,这些都是小小编出来的情节,用来吸粉引流。而小小所谓的“家”,实际上是一处待拆迁的危房,早已无人居住,这里也只是她打造人设的一部分。

冯冕介绍,她编造了一个特别凄惨的人设,租住的环境特别差,而实际上她租住在城里的封闭小区。

据小小供述,她编造警情是为了增加真实性和用户的黏性,为直播带货做准备,并自以为聪明地规避敏感信息,没想到已经触碰法律红线。警方对小小及参与直播的另外3人,也就是小小的父母、姑姑,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处500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讲法律

“卖惨圈粉”带货构成欺诈

这些博主卖惨的目的实际是卖货,伤害的是那些愿意伸出援手的消费者的情感。那么,如果货品本身没有质量问题,价格也相当,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界定这类卖惨主播带货的行为?消费者是否可以主张赔偿呢?

2021年夏天,家住江苏南京的万女士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个名叫“一搏砥砺前行”的主播正在直播,内容是要给一个叫“玲玲”的年轻女孩完成心愿。玲玲身世凄惨,还被继母虐待。主播表示,为了帮助玲玲,他在直播间售卖玉器。万女士为了献爱心,共计在直播间下了19单,消费5000余元。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万女士加入主播粉丝群,发现视频里原本对立的双方,却坐在一起吃起了庆功宴。

万女士此时恍然大悟,原来这一账号展现的解救玲玲的视频,全都是虚构的剧情。这让万女士感觉受到了欺骗。

2022年9月,万女士将主播“一搏砥砺前行”(本名焦某),以及他所属的公司告上法庭,主张焦某及所属公司应分别在主流媒体或平台公开发布道歉声明,同时应认定其行为属于欺诈,要求退还购物款并进行三倍赔偿。

法院经审理认为,万女士对其购买的商品本身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并未提出异议,商品本身是否存在质量问题,不是焦某是否构成欺诈的主要判断标准。法官介绍,被告焦某在直播间里面虚构人间惨剧,绑架观众情感,利用观众的同情心和爱心,让消费者购物以谋取利益。在主观目的和客观行为上,均诱使消费者做出错误的意思表示。即使其所出售的商品本身不存在质量问题,但所采取的这种欺诈式营销方式,仍然使这种销售构成欺诈。法院认为,涉案主播作为卖方,虚构事实诱导购物,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应当按照消法规定退还货款,并三倍赔偿。

去年3月,法院一审判决,被告焦某和所属公司在收到原告万女士退还的货品后,共同退还原告货款,并支付三倍赔偿款。同时,被告焦某还需在判决生效后,在短视频平台发布向原告的道歉声明。后来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据央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