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 文杰 通讯员 房 正 潘嘉琛)四月春光正好,田野里大片大片的金银花、白芍、白芷、板蓝根……各类中药材苍翠欲滴、长势喜人。日前,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来到鄄城县彭楼镇舜城村,看到这里的村民有说有笑、热闹非凡。
据村支书刘保盾介绍,全村70%的土地流转,中药材产业越做越大,村民也因此脱贫致富。
舜城村,相传为舜帝的出生地而得名。舜城村因药材而兴,村民亦因药材而富。自20世纪60年代起,村民们就开始种植芍药、牡丹等中药材,主要在菏泽、濮阳等附近区域零售、散卖。2013年7月,舜王城中药材市场搬迁至村庄附近,舜城村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今,村集体有了收入,村民们逐渐过上了好日子。”刘保盾高兴地说。
说起乡村振兴、村民致富的原因,刘保盾分析有这么几条:一是资源禀赋出众。这里土壤深厚、光照充足、水源充沛,种植中药材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二是区位优势明显。村东1公里是全国17家中药材市场之一的舜王城中药材市场;村内大街就是中药材集市,每逢农历三五八十,方圆几十里的药农都来这里交易。三是产业集聚效应。村里1570余亩土地,70%种植中药材;全村1740人,90%从事中药材相关产业;附近中药材固定商铺、流动商铺800家左右。
“2019年,村集体收入3万多元。随着中药经营公司利润增加,村集体收益会越来越高。”刘保盾掰着指头算起来,村集体投资中药经营公司,每年有10%的利润收入;光伏发电项目,每年收入3000多元;桃树大棚的租金收入,每年1万多元。
“中药材市场带来的收益,村民们拿的是大头。”村民刘建稳接过话茬。刘建稳主要从事山药、白芍、牡丹等中药材初加工,每年能够收入15万元左右。“依靠中药材市场,产品供不应求,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均有客户前来收购。村里像我这样从事中药材初加工的有20多户,带动400多人就业。”刘建稳乐呵呵地说。
与刘建稳不同,解心景在舜城村及附近流转土地2800多亩,主要种植牡丹和芍药。说起乡村振兴,见多识广的解心景打开了话匣子:“乡村振兴首先是产业振兴。土地流转起来,才能发展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的富民产业,才能达到土地‘转起来’、产业‘火起来’、农户‘富起来’的实效。”说着,解心景算了一笔账:如果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作物,1亩土地每年最多收入1500元,如果把土地流转出去,农民不仅可以得到租金收入,还解放了劳动力,成为产业工人,再拿一份工资。
离开土地的村民,将以新的方式告别过去,也正以新的方式开始未来。68岁的刘希林老人,与老伴一起在刘建稳的加工点干活,每天每人收入从40元到100元不等。“我和老伴在这里给山药刮皮,活不累有钱拿,还能和老伙伴们说说笑笑。”刘希林告诉牡丹晚报全媒体记者,他家里只留下5分地种菜,其他的都以每亩600元的价格流转出去了。
夕阳西下,在村里的小广场,一群老人、妇女正在锣鼓声中扭着秧歌、跳着广场舞,孩子们在一旁嬉戏打闹……刘保盾深有感触地说:“产业支撑有力量,乡村振兴有希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