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8日
第A3版:今日牡丹区

牡丹区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本报讯 (通讯员 郜玉华 李 坤)3月24日,牡丹区高庄镇中心学校校长潘岳等到该镇袁拐村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郝远顺家中家访。郝远顺父母去世,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家境十分困难。郝远顺就读的袁堌堆小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帮扶办法,对他进行学习、心理双辅导,让他时刻感受到温暖,拥有了积极向上的心态。“孩子的老师、校长可好了!”郝远顺的奶奶说,“孩子的老师天天打电话问学习情况,校长隔几天就来家访,生怕孩子的学习落下……”

中小学延迟开学,但对学生的教育和关爱却不能延迟。牡丹区教体局实行机关科室人员下乡包校制度,要求全区中小学科学制定“一校一案”“一人一案”实施方案,确保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的贫困生和残疾儿童全部入学,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失学。同时,该局与各中小学校长签订了《牡丹区教育脱贫攻坚责任书》,要确保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一个都不能少”,实现失学辍学清零目标。

“我现在有了手机,可以进行线上学习了,我一定好好学习,不辜负老师和爱心人士的帮助。”3月13日,皇镇街道办事处中心小学五年级三班的学生杨会雨说。当日,皇镇街道中心学校将10部智能手机,送到辖区内的10名建档立卡贫困生手中。

高庄镇纬一路小学校长岳彩瑞得知该校学生刘笑雨近几天没有进行网课学习,就立刻与其家长进行联系,得知刘笑雨家里的网络上不去了。岳彩瑞立刻骑着电动车赶到刘笑雨家中,为她修复了网络,对于她近几天落下的课程,岳彩瑞特意安排老师对她进行线上一对一辅导。 据悉,高庄镇共有150名建档立卡的贫困生和47名残疾儿童,除了暂不具备学习能力的14名学生外,全部正常进行了线上学习。

都司镇白刘庄小学主动通过QQ、微信等方式想方设法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为学生排解心理负担。校长刘认银和教师到贫困学生家中走访时还为学生送上了口罩、书籍等,让孩子们合理安排时间,做到“防疫”和“线上学习”两不误。对于家中没有网络的学生,刘认银主动联系通信公司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白刘庄小学通过实施“一人一案”的帮教措施,在确保线上学习指导的同时,定期进行线下家访,力争让学生收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随着企业的复工复产,不少群众或进城打工或外出务工,以致出现了一些学生因家长外出工作带走手机而无法进行正常线上学习的现象。“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召开紧急会议,制定针对性措施,倡议局机关科室工作人员和城区学校教职工共同为学生捐赠手机。”据牡丹区教体局局长刘训才介绍,教职员工们很快捐赠了207部手机,牡丹区移动分公司也及时提供202个手机流量卡供贫困学生免费使用,让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线上学习,确保了教育扶贫路上不落一人。

2020-04-08 1 1 菏泽日报 content_9866.html 1 牡丹区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