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定陶区天中街道办事处茗嘉兴食用菌种植扶贫基地恢复了往日的繁忙。生产车间里,村民苗秀萍正和工人们一起挑拣鸡枞菌,大家带着口罩、分开作业,车间漂浮着淡淡消毒水的味道。随着气温的逐步攀升,基地108个高标准示范大棚里平菇、鸡枞菌、大球盖菌长势良好,自动接菌线、发菌室等全线复工。
近年来,茗嘉兴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合作社+产业项目+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累计投入1300余万元,流转土地700余亩,已经发展成为天中街道办事处最大的扶贫平台,承接了该街道办事处22个村社500人的扶贫任务。
积极发展和鼓励农户融入到食用菌产业链,通过自主创业来增加收入,是茗嘉兴合作社带动周边群众的有效举措之一。低保户马利养鸭三年,连年亏损。合作社建议他将3个养鸭棚改造成食用菌棚。“四个月下来,净收入7万多元,还了债务还有结余呢。”尝到甜头的马利对下一步的发展更有信心了,他随即从合作社租赁了三个大棚种植食用菌。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精准。在贫困户的帮扶上,该合作社坚持因人制定产业扶持方案。“对于一般贫困户,我们帮助协调农商行开通绿色贷款通道,种植户每个棚最多可申请贷款5万元;对经济确实困难但又有一定技术的,我们合作社先行垫资,产生效益以后再缴纳租金。”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最近两年合作社为困难群众垫资达95万余元。
随着扶贫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就业带动能力越发明显。目前,该合作社已在巨野、鄄城、成武分别建立了食用菌基地,帮助周边贫困群众500余人实现脱贫致富。此外,还和11个村社、131户贫困签订合作协议,对其低价销售菌种、高价回收产品,并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确保协议合作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记者 张 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