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
第A4版:新闻·广告

当好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

武 弢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过:“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可见,人才成长的规律是螺旋式渐进式发展的。传统的思政工作为什么不被学生所接受?因为太过于高大上了、过于打官腔了、过于政治说教了。泛泛而谈等于不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更重要的是,这种大水漫灌式说教特别宏观,解决不了“近”、“小”、“实”的问题,所以难以走进青年的内心深处。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校辅导员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而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动物。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每一个生命个体就如同一棵棵庄稼苗,其成长需要各种合适的条件:土壤、水分、肥料、阳光等等。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雕琢灵魂是一门大学问。

要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教育工作,帮助学生释疑解惑,及时回应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遇到的现实困惑和具体难题。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一直把“关心、陪伴、服务”作为自己工作的三个关键词,有几年的时间里都是和学生同吃同住,我的电话、微博、微信都是开放的,确保学生有困难有问题的时候能够随时随地找到我,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困难、人生的热点难点痛点,我都不遗余力地提供帮助,从不回避不逃避,也换来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欢喜和爱戴。反过来,我个人也在工作中获得了存在观和成就感,提升了自我价值,与学生同行同乐,携手成长。

我深深地认识到,“德育为先”、“精准指导”是辅导员工作的两个重要原则。每一名辅导员都要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如果能够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心与心的交流感染学生、以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就真正地做到了服务学生健康成长。

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为指导,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针对性、时效性和实效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断提升工作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当好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使其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把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落实到我们的各项工作中,在课程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之上,再加上一个大写的鲜艳的“精准育人”,那么高校思政工作将会迎来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好春天。

(作者单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19-12-13 武 弢 1 1 菏泽日报 content_1475.html 1 当好新时代的高校辅导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