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广袤的齐鲁大地上洋溢着金秋的喜悦。
9月16日,美丽的单县浮龙湖畔,2025中国农民丰收节菏泽庆祝活动热烈开幕。农民载歌载舞,共庆丰收成果、共享丰收喜悦。
各县展区品类全 同庆丰收欢乐多
开幕式上,鼓舞唢呐《在希望的田野上》拉开节日序幕,随后,《中国喜事》《新时代的新农民》《最美是你》等节目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热情洋溢的表演展现了劳动之美与丰收之乐,喜迎第8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今年,我市以“庆农业丰收、享美好生活”为主题,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坚持农民节日为农民、农民节日农民办。农民朋友用嘹亮的歌声、动人的舞姿,分享丰收喜悦,凝聚成对“丰收”的深情礼赞。
记者在现场看到,李田楼镇的土鸡蛋、黑麦面粉,终兴镇的铁棍山药粉条、山药酒,时楼镇的挂面、石磨面粉,以及羊肉汤、鸡枞菌、柿子、大枣等特色产品纷纷亮相,品类丰富、琳琅满目。主舞台区域,文艺演出、农特产品展销以及“十佳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和“十佳种粮能手”等表彰活动依次展开,共同礼赞丰收、歌颂劳动。
在定陶展区,山东稻香村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的月饼、桃酥、沙琪玛、干果炒货、麻花、果脯蜜饯等产品吸引众多群众驻足。来自浮岗镇郭庄寨村村民杨蒙蒙送完孩子便赶到开幕式现场,她高兴地说:“丰收节是我们自己的节日,除了精彩的文艺节目,还有各式各样的农副产品,非常有意思,明年我还要来。”
特色农业处处见 喜迎丰收诚意足
高达2.4米的“巨人玉米”展示区前,参观者纷纷举起手机拍照。这株比普通人高出大半截的玉米植株上同时结着两个饱满的玉米棒,颗粒金黄饱满。
“这是我们公司与农业科研机构联合培育的多棒玉米新品种。”山东艾姆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王亚平向大家热情介绍,“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单株多棒生长,亩产可达2100斤以上,比普通玉米增产约30%。公司作为一家集农产品增产与农事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科技企业,将继续推广多棒玉米和小麦增产技术,帮助更多农民实现增产增收,为保障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近年来,菏泽市在推动乡村产业特别是特色产业发展方面积极探索,制定出台《菏泽市推动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实现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零的突破,国家特色产业(大蒜)集群项目再次落户菏泽,农副产品加工持续壮大,牡丹产业、单县羊肉汤产业已发展成为百亿级产业链,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种粮能手拼产量 田间“比武”氛围浓
从“会种地”到“种好地”,从“多产粮”到“产好粮”。开幕式上,种粮能手代表、定陶区丰安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闫德彬表示:“现在政府对我们种粮人的政策越来越好,合作社近1600亩耕地位于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内,旱能浇、涝能排,粮食产量逐年提升。下一步,合作社将依靠规模化耕作、社会化服务和标准化种植节本增效,为大面积推广‘吨粮田’‘吨半粮田’探索路径。”
丰收二字,重逾千金。多年来,菏泽市委、市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的殷切嘱托,以提升大面积单产为抓手,加强财政投入和农田水利建设,强化技术服务跟踪,粮食单产稳步提高,总产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突破160亿斤大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菏泽力量。
人才激励政策好 能人带头共致富
今年菏泽市主场活动设于单县浮龙湖。该湖位于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片区内,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单县锚定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发挥农业大县优势,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的关键之年。近年来,单县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秋粮实现单产、总产、面积‘三增’,粮食总产21年增长。我们将以节为媒,围绕‘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主题,办好活动、讲好故事,让农民成为节日主角,让乡村生活更加美好。”单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亮说。
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带头人。菏泽市绿泽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振获评“十佳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他激动地说:“我们种植的百合全部来自菏泽市农业科学院的品种,目前在牡丹区小留镇种植100余亩,下一步将在定陶区建设500亩百合基地。此次获奖将激励我带领更多村民共同致富。”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多年来,菏泽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人才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构建起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社、农业农村等部门协同发力,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政策扶持、平台搭建、精准培训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和培育各类人才服务乡村发展。自2021年以来,累计培训高素质农民近3万人次,培育选拔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齐鲁乡村之星”256名、“菏泽乡村之星”105名;聚焦产业发展短板,精心培育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335名。多层次、广覆盖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最是一年好景时,大地欢歌庆丰收。我市将以此次丰收节为契机,进一步扛起粮食安全责任,打造农业特色品牌,奋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不断书写新的丰收篇章。
文/图 记者 张品 李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