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8日
第A2版:综合新闻

牡丹区李村镇:

科技赋能蛋鸡养殖 托起村民幸福生活

9月14日,在牡丹区李村镇高李村行政村的菏泽元忠养殖有限公司,全封闭式鸡舍内,智能化饲喂机正在精准投喂,自动清粪系统及时清理污物。监控屏上,温度、湿度等数据实时跳动。在科技赋能下,传统养殖业已被高效、洁净的现代化场景取代。

“过去养鸡,每到夏天蛋鸡产蛋率会大幅下降,现在可不一样了!”饲养员李军指着智能化设备说,鸡舍里配备了全自动喂料机、鸡粪收集系统,还引进了高端磁化水装置,从根源上减少了因环境因素引发的疾病。良好的生产环境解决了传统养殖的痛点,不仅提高了产蛋率,还保障了鸡蛋品质,直接带动养殖产业经济效益大幅提升。

走进分拣车间,该村村民张凤英正熟练地将鲜蛋按大小分拣、装盒、封箱。“我们乡镇偏僻,以前只能外出打工。现在家门口建了养鸡场,每月5000元的工资,既能上班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再也不用外出奔波了!”张凤英笑着说。

在菏泽元忠养殖有限公司,像张凤英这样的固定员工有20名,另有100余名临时工,日均收入80元。这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不仅充满了温度,更让许多村民实现了挣钱顾家两不误,稳稳托起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这枚“致富蛋”的落地,源于该村对资源的巧妙盘活。“村里有闲置车间,离镇中心近、交通便利,周边玉米资源丰富,发展蛋鸡养殖再合适不过!”高李村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刘冠英的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镇党委的大力支持。

2022年,刘冠英积极盘活村周边闲置资源,依托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支持,并成功吸引10余户养殖户共同投资,成立了菏泽元忠养殖有限公司,总投资达6000万元。公司新建17座标准化鸡舍及配套基础设施,31万只蛋鸡、20万只雏鸡顺利“安家”。如今,公司日均产蛋量达28万枚,每年还能为村里带来20万元集体分红,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支撑。

从昔日的外出务工谋生路到如今的家门口就业稳增收,菏泽元忠养殖有限公司孕育的这枚“致富蛋”,不仅点亮了李村镇的蛋鸡养殖产业,更成为破解乡村振兴中“产业富民”和“就业拓展”难题的关键钥匙。

如今在牡丹区李村镇,一枚枚小小的鲜蛋,正悄然改变着当地群众的生活轨迹,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稳步前行的有力证明,为镇域经济发展注入蓬勃活力。

记者 王燕 通讯员 冯庆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