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1日
第A4版:民生·广告

牡丹区:

让好家风成为移风易俗的“压舱石”

本报讯 (记者 李若生)“都说越富越分家,可在我们家,越富心越近。”日前,在牡丹区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推进会上,菏泽七兄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洪学达分享的家风故事引来了阵阵掌声。

这样一个大家庭何以和睦兴旺?洪学达认为,关键在于一个“和”字——和谐是发展之本,治家如此,办企业更是如此。“办厂多年,我有两个深刻体会:一是把员工当亲人,我和孩子们从不以老板自居,而是和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二是把同行当朋友,学习对方长处,谋求合作共赢。”洪学达介绍,好家风带动好厂风,企业已发展形成了具有批发中心、染厂、纺纱厂和线厂四大厂区的完整产业链。

牡丹区不仅将“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理念深植人心,持续推动文明家庭建设,更将移风易俗作为树立文明新风的重要实践。在黄堽镇杜庙村,一位杜姓村民的母亲去世后,一切从简:火化后骨灰安置于公墓,仅设三桌招待近亲,未收礼金,花费大幅降低。“真正的孝顺是生前尽心照顾,而不是葬礼上的攀比。”杜先生说。母亲瘫痪多年,家人一直尽心照料,真正做到“厚养胜于厚葬”。

近年来,牡丹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将深化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积极倡导“厚养薄葬”、新事简办,引导群众转变观念、践行新风。在胡集镇,新风宣讲员刘晓静常坐在村头公园,用乡音乡语和村民“唠家常”,以身边事例倡导新事新办。“思想得跟上时代,婚事不必拘于旧俗,新事新办既简约又文明。”刘晓静介绍,该镇从各村遴选了20余名这样的基层宣讲员,推动好家风、好家教与移风易俗理念深入人心,帮助群众自觉抵制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