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菏泽市委党校 郭存德
疫情防控是对各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彰显了我国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制度优势。围绕在防控疫情中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这个主题,我们先后到单县、成武、定陶和郓城进行了调研,发现有不少创新做法。总结疫情防控中取得的经验,对于不断提升菏泽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有诸多启示。
治理层次市域化: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战略抓手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随着社会发展,社会治理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县域为单元的治理模式开始面临更多挑战。地市一级相比县一级,具有更多的资源和能力,在立法、司法、行政、人事、财政等方面,具有更大的决定权和决策权,在防范化解矛盾风险、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群体事件方面,具有整合调动资源的更大优势。菏泽市作为山东省启动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坚持问题导向,抓住疫情防控过程中暴露出的各种突出问题,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各种痛点、难点、堵点,树立系统融合、开放共治、包容协商、精细精致理念,理顺纵向架构、完善横向体制。要进一步充分发挥政治引领、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先导、科技支撑的作用,不断提高我市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
治理组织网格化: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石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深厚基础和重要支撑,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社会治理网格化是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有效组织方式。实践证明,网格化服务管理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菏泽市目前建成覆盖市、县、乡镇(街道)、村居、网格5级网络体系,全市共配备网格员12000余名。菏泽市充分发挥网格党建引领优势,依托市县乡村四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突出1156个网格党支部指挥管理功能,运用“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网格长+居民”联动模式,为百姓提供服务,化解基层矛盾,构建起党委政府与百姓联系的桥梁。
治理技术智能化: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数字支撑
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创新很重要的支撑点就是靠科技和信息化,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这些新技术应用到社会治理上,改变社会治理的格局。菏泽市以“雪亮工程”为平台,坚持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相融合,强化信息系统联网应用,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单县创新开发的“百姓管家”智慧平台,推行“百姓吹哨、干部报到,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模式,通过线上采集、系统上报、线下同步解决问题,形成流转、处置、反馈、评价闭环流程,疫情防控中在实时监控和快速处置等环节发挥了突出作用。菏泽在社会治理智慧化方面的探索,缩小了与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及社会治理方面的差距。因此,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必须在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