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30日
第A2版:综合新闻

维护群众利益 厚植执政根基

——我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纪实(之二)

“单县高韦庄镇前唐庄行政村原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曹某某非法截留占有村民水库移民扶持资金、违规虚报套取小麦种植补贴款……2019年7月,曹某某受到开除党籍处分,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日前,市纪委监委网站公开通报曝光漠视侵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例,引起强烈反响。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堵点,深入开展扶贫和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严肃查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有效增强群众安全感、获得感。

群众的堵点在哪里,整治的重拳就打到哪里

去年9月份以来,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聚焦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在民政、教育、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等12个领域集中力量开展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中,卫生健康系统瞄准群众看病就医堵点难点精准发力。6家市级综合医院均设立便民门诊,县区综合医疗机构80%以上设立便民门诊,解决群众检查、拿药等重复挂号问题;全市8家三级医院率先实现电子健康卡,医疗健康服务“一卡通”,解决医疗卫生机构“多卡并存、互不通用”堵点问题,使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利快捷。

“整治不力问题的背后往往是责任不落实,必须严格监督检查,压紧压实责任。群众的堵点在哪里,整治的重拳就打到哪里,真正让群众的堵点变成幸福点。”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靳继峰说。

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查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318起442人,党纪政务处分360人。

把村级巡察作为抓基层、护民生的固本之举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去年5月,在巡察组的帮助下,郓城县张营镇河口村村民徐某某向村干部讨回了2万元的欠款,一家人喜笑颜开,握着巡察干部的手再三致谢。

“水泥路顺利修通,自来水如期通水,拖欠借款足额偿还,邻里纠纷满意解决……”在村(居)党组织巡察期间,郓城县采取“巡察+”模式,紧盯基层党建、民生工程、精准扶贫等领域,集中解决了一批关乎百姓利益的紧迫事、实在事。

巡察更加注重整改落实、更加聚焦群众关切。2019年,结合我市棚改规模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的实际情况,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展专项巡察。选取部分脱贫任务重、发现问题多、整改压力大的乡镇开展脱贫攻坚巡察“回头看”,摸清实底、查缺补漏。深入推动市县巡察上下联动、向村居延伸,截至2019年底,全市5042个村级党组织,已巡察4556个,发现问题13935个,移交问题线索1089条,立案399人,党纪政务处分279人,移送司法机关9人。

“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村级党组织巡察作为抓基层、打基础、护民生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使巡察成为党内监督的‘前哨’、发现问题的‘尖兵’、从严治党的‘利剑’。”郓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周广峰表示。

护航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脱贫攻坚政策落地、责任落实和工作作风等方面,推动执纪执法力量下沉,开展靶向监督,严肃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精准监督精准问责护航脱贫攻坚。

牡丹区纪委监委采取区镇村三级联动模式,通过分组交叉排查,对18个镇街的民政民生领域资金使用情况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检查,重点收集扶贫工作中搞虚假脱贫、数字脱贫等形式主义问题线索,发现问题17个,限期整改3个,移交线索3条。

单县纪委监委充分发挥“监督的再监督”职能,组建2个暗访组对全县扶贫车间、村内幸福院使用和“三保障”等重点工作实地走访,对存在问题的12个乡镇进行通报。

2019年,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23起、531人,党纪政务处分425人,组织处理107人,问责56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61批,曝光问题148起、涉及184人。

“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覆盖范围广、治理难度大、群众期望高,许多问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必须持之以恒抓下去,护航脱贫不获全胜,纪检监察机关决不收兵。”市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房斌表示。

记者 张 啸

2020-04-30 张 啸 ——我市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纪实(之二) 1 1 菏泽日报 content_11967.html 1 维护群众利益 厚植执政根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