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3日
第A4版:民生·广告

定陶区:挖掘本地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

本报讯 (通讯员 王贞勤 记者 刘卫国)近日,定陶区人武部组织挖掘了本区抗日英烈王朝建、孔令勤等人的抗战事迹,通过网络等传媒广泛传播后,在全区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中引起重大反响。这是定陶区人武部近年来通过深入挖掘本土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对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进行国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个缩影。

定陶是一个蕴藏丰富红色资源的革命老区。革命战争年代,刘伯承、邓小平、杨得志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定陶留下战斗的足迹,定陶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也涌现出众多本土革命英雄人物,先后有958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定陶很多人对“身边”的烈士和英雄事迹知之甚少。定陶区人武部近年来认识到挖掘和整理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弘扬本土英烈事迹的重要性,把这项工作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并在人力和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两年来,区人武部组织力量经过实地采访相关历史见证人、广泛收集文献资料,先后写出《传奇女交通员朱文起》《杨得志上将称颂的一段救“仇敌”战日寇佳话》《为革命英勇献身的胡氏三兄弟》《“孙记”杂货店的抗战风云》等一大批反映定陶本土英烈事迹的作品。该部采写人员无意中听到天中办事处观堂村抗战英雄孙祥斋,为了保卫党的地下交通站的安全,毅然将投敌长子忍痛除掉这一消息后,立刻进行采访核实,撰写出6000多字的《“孙记”杂货店的抗战风云》,该作品在当地和省内外都引起很大反响。

在此基础上,区人武部和教育等部门依托这些本土英烈事迹,经常对中小学生和民兵预备役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国防和革命传统教育。同学们对这些丰富翔实的本土英烈事迹有一种本能的亲近感,不少人利用节假日结伴去英烈老家参观学习,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每年的民兵集训和新兵役前教育期间,该区人武部也都用此进行国防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定陶一中高三学生王雷说:“过去总认为英雄很遥远,没想到家门口就有这么多实实在在的英雄,考上大学后我要先去参军,争取也成为家乡人民日后口中的英雄人物。”

2020-04-23 刘卫国 1 1 菏泽日报 content_10947.html 1 定陶区:挖掘本地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