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春潮涌动,牡丹盛开,姹紫嫣红。你根植中华大地,枝繁叶茂;你历尽千年风雨,久远厚重;你花开硕大无比,雍容华贵;你仪态端庄娇美,风情万种……”在第29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线上开幕式中,首次推出的歌曲《牡丹颂》,带给我们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这是一首由菏泽人作词、作曲、演唱、拍摄制作,以歌唱牡丹为主题的原创歌曲,由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推出。伴随着婉转的旋律,歌曲《牡丹颂》将牡丹的国色天香、磅礴之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牡丹,乃花中之王也。牡丹之美,美在花大、形美、色艳、香浓,被视为人类和平、幸福、繁华与富足之象征。而其以超凡脱俗之性格,倾国倾城之容貌,成为内在华美、外在气质的兼具者,更是历代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
聆听歌曲,你会发现牡丹的特色和本质属性,也将体会到菏泽人民对牡丹的深切情感。歌曲的词作者——菏泽市委原常委、军分区原政委宋新立对牡丹告白道:“2003年刚来菏泽工作时,正是谷雨时节,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大田牡丹,那样地姹紫嫣红、鲜艳高雅,让我真切感受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气韵,自此便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
第二年,宋新立开始了牡丹文学的创作,先后发表了长篇报告文学《国花颂》、散文《花颂》《繁育》及诗歌等10万余字的牡丹文学作品。在此过程中,心中一直有一种为牡丹写颂歌的冲动。为实现这一愿望,他积极参与创作大量的颂歌歌词,随着酝酿时间、积累资料的增多,创作此词时充满了激情和灵感,一气呵成。
“羞杀千花百卉芳”,还未走近,便是阵阵飘香。乐曲上融合唢呐、竹笛、古筝等多种民族乐器,将牡丹的风情万种、醇厚浓郁化作音乐旋律表达出来。市音乐家协会流行音乐学会副会长、编曲作者刁庆说:“谱曲时更注重对戏曲味道的把握,这首加上京剧音乐元素的歌曲,其委婉的旋律与牡丹的大气磅礴相得益彰。”
歌曲和人一样,词是骨架,曲是血和肉,灵魂则是演唱者的情感投入。
“我是土生土长的菏泽人,出于对牡丹的情感,对家乡的热爱,拿到曲谱我非常激动,终于可以为家乡的牡丹颂歌。”央视金牌歌手、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原唱歌手董雯雯介绍,为了能唱好这首歌,她专门去北京请教了自己的老师——男高音歌唱家康曦,之后经过一遍遍地雕琢和打磨,用对家乡和牡丹这份至深的情感,终于唱出了牡丹应有的韵味。
牡丹的美仅靠语言难以形容,在赤橙黄绿青、黑白蓝紫粉的变换中,彰显着人间盛世的东方神韵。菏泽牡丹也从最初的观赏价值,发展为兼具观赏、食用与药用价值的集合体。正如歌曲所唱:你化作灵丹妙药,造福人类;你可贵全身为宝,举世尊崇。记者 付凤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