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11日
第A2版:时政新闻

入村串巷摸实情 因村制宜绘蓝图

驻村服务队带来发展新希望

“真是没想到,服务队来到村里后就入村串巷,与村民聊家常、算收入、谈前景,一下激发了大家的干劲。”今年63岁的成兆松,2013年挑起了定陶区半堤镇成海村党支部书记的“大梁”,他想为村里干点事,领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可苦于该村地处偏僻,发展经济实在困难。如今,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到来,给大家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区位优势“画大饼 ”

“原来,成海村区位优势不太明显。可是,飞机场一建,长江路东延穿过该村,距离飞机场只有3公里,无论发展乡村旅游,还是上一些服务项目,市场前景都应该很好。给百姓先画出‘大饼’,统一思想,让百姓看到希望!” 定陶区半堤镇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张华春一语中的。

发展,离不开土地,上项目需要空间。流转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以地生财,是首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定陶区半堤镇乡村振兴服务队已积极流转该村土地1650亩,占总亩数的28%,为发展乡村旅游、调整种植业结构打下了基础。

服务队员“做伙夫”

“给村民画了‘大饼’,谁来做?谁烧火?柴火哪里来?这就需要服务队必须团结一心拾柴火!”副队长刘传龙坚定地说道。

服务队进驻成海后,对成海村坑塘、土地、交通道路、河流水系、产业发展、村庄布局进行系统调研梳理,决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发展苹果种植特色产业,走旅游和采摘融合发展的路子。他们组织村干部、群众代表到外地实地观摩3次、邀请林业专家现场说法6场次,让群众不再囿于传统小麦、玉米种植模式,转变了思想观念。

为了趁热打铁,服务队队员白广科与果木专家、群众代表一起先后3次到果木基地实地考察,制定布局规划,指导群众选苗用苗,讲解栽培技术,对有需求的群众进行点对点服务,打消了群众顾虑和疑惑。据统计,服务队共举办现场指导和各类培训班20余场次,培训人员800人次,并积极协调资金,购买36000余棵8个品种苹果树苗,在成海村发展了320余亩苹果采摘园项目。同时,服务队积极参与成海村路域环境、村容村貌整治,督促绿化公司及时补植苗木80余棵,协助村干部制定保洁养护制度。结合孙周路成海段拓宽、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实际,积极协调购苗资金,高标准种植行道树1450棵,帮助村里制定分成办法,增加了群众和集体收入。

培养人才“把火候”

人才兴则乡村兴,人气旺则乡村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服务队队长张华春说:“画饼容易做饼难,把饼做好就更难。这关键就是看人,要深入挖掘人才资源,建立递进培养制度,把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人才,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目前,通过多种培养方式,在乡土人才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5人,把 6名党员培养成农村实用人才。

同时,服务队注重眼睛向外,针对在外务工的能人,积极引导,鼓励返乡创业。村民张明伟,有知识、有头脑,一直在区外打工,积累了一定的技术和资金,服务队靠上做工作,鼓励其返乡创业,通过积极与村党支部协调,帮其解决生产用房问题,并帮助培训工人30人次。目前,该加工厂已形成固定资产800余万元,带动周围群众50人就业。张明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已被发展为正式党员。

在此基础上,服务队帮助成海村党支部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为做大做强苹果种植业,将该村打造成为集观光、旅游、采摘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提供了组织保障。

记者 王 燕

2020-04-11 王 燕 入村串巷摸实情 因村制宜绘蓝图 1 1 菏泽日报 content_10051.html 1 驻村服务队带来发展新希望 /enpproperty-->